开篇送大家一句话。这个世界是公平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需要付出才会有收获的,股市更是这样,每天都想靠运气吃肉的人往往就是被我们收割的对象,只有越努力的人才会越幸运。最近一直想总结一篇关于研报的文章,今天抽时间来聊聊个人拙见吧。[淘股吧]

很久以前,我刚开始炒股的时候吧,和大家一样,最开始接触的都是一些k线形态、kdj、macd、布林通道等等一系列的所谓的技术指标。我现在学校宿舍里面还压着几本关于k线的书呢,之前还丢了几本了。总之,这些传统的技术指标我确实学了很多,什么红三兵、仙人指路、金三角、银三角、顶背离、底背离那些都是信手拈来。完了知道这些东西后靠它们赚过钱没呢?估摸着TGB里面的兄们大多数答案都是否定的。昨天还看到有位兄在问我们这些东西有没有用,我回了一句,我们TGB只会左手核按钮右手冲天炮,都是一壶茶一包烟,一根裸k看一天,那些乱七八糟的技术指标到底有什么意义?鬼知道呢,可能是在下以前学的不够透彻吧。以前我还有这样一个心态,就是总是把自己当成那个最弱的、每天等着被收割的韭菜,总是觉得有个叫做主力的人盯住了我的账户,然后一看我买入就会砸死我,我做梦都怕他;还有就是对于那些写研报的机构,总觉得他们永远都是忽悠人,写的那些研报就是想骗我账户里面的钱,因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看到一个票在高位了,然后出来个研报买入评级,就觉得他们是在忽悠我去当接盘侠。所以那个时候我从来都不会去看那些研报。

我是从今年才开始看研报的,去年主要是在做一些低位的套利,核心是热点概念加低位低市值等。当然现在也会做套利,同时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头铁怼一些核心高标。那么为什么现在要读研报呢,一方面主要是近两个月看到很多研报吹出来了比较牛的票,特别是有几个天风证券吹出来的;另一方面注册制来了,本着向未来的价投方向发展的心态,大家必然要去关注这些研报了。因为说白了研报的本质就是给长线价值投资者参考的,他们的服务对象实际上是一些基金公司,这些写研报的券商研究所的收入来源也主要是这些基金公司。所以对于我们短线投机者来说,某些研报确实会对资金起到一些引导作用。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首先我搜了一下,近两个月有研报评级买入的有1003只,而其中涨幅大于100%的,有36只。嗯,翻倍牛股就在这里面,而研报把这个选股范围缩小到了三分之一,所以说研报这东西有的还是有点用的,特别是研报加龙虎榜机构买入的时候,往往后面都会有一定的上涨预期,很多短线投资者都乐意于去给这样的票接盘。

个股方面,比如前两天的七彩化学,7月15号就有研报吹了,然后7月28号又吹了,29号龙虎榜四个机构,然后次日直接被短线资金顶一字,然后周五的榜又是机构买买买,周一不出意外还得向上干了。比如最近比较火的保龄宝,7月22号天风证券研报说买,虽然龙虎榜最近并没有看到大机构进来,但是短线资金还是一路买买买。比如我最近参与的爱康科技这波,后面这段也是研报加机构买入逻辑,7月23号,研报吹三倍估值,然后龙虎榜三个机构大买,次日被资金嗷嗷嗷的干上板。还有三连板的鼎捷软件,第一波炒股权转让起来之后,回调了几天,7月22研报吹了一波,开始第二波,然后现在第三波三连板了。。。等等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聊到这里,前面只是想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免费看到的券商研报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超短选手来说还是有用的。下面我想聊聊它的一些弊端以及要怎么去筛选有用的研报。首先我想讲个概念,研报分为很多种,我们今天聊的,也就是大众熟知的券商研报,获取途径很多,我一般看东财和同花顺。另外还有一些呢,比如说财联社、选股宝之类的所谓的脱水研报,要花钱买vip才可以看的那种,有钱的可以去看看,这里我不多说。我现在主要研究的是这些券商研报,它们通常是券商研究所的研究院写的,质量上非常的参差不齐,可以说大部分的都是没有价值的。

这些研报里面有很多水分。第一,写研报的不一定就是行业专家,有些可能就是他的助理写的,或许写这个东西的人对这个行业的了解还不及你了解的深。第二,基金公司是券商研究所的金主爸爸,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基金扎堆的高位趋势股上涨途中一直都会有研报叫你买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的目的就是忽悠资金一起抱团。第三,我们所关注的研报,大多数都是买入评级的,因为国内股市没有做空机制,做空报告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而这些买入评级的研报,往往都是报喜不报忧,基本上对于风险的提示都是一笔带过的。第四,发布研报的时间节点并不一定就是合适的买点,说不定你在这买入立马就给你回调了一波,更有甚者直接吹崩了头也不回的。总之,这些券商研究院每天都会写那么多的研报,而真正能被市场认可的只有少数,所以大部分的对于我们短线选手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或者说它本质上就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市场不认可,有没有意义市场说了算。

那么哪些研报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呢?我最近总结一下。首先,对于超短选手来说,研报吹买入加上龙虎榜有机构买入的,这绝对是首选,往往意味着机构可能也是刚刚进场或者加仓中,后面往往都有继续上升的预期,去接力这种票,再次也能震荡一下,不会一下按死你。当然这里要说的就是有几个私募席位,他们常常带着机构马甲,快进快出,那种并不是真正的公募机构,它们当另当别论。我所了解的有申万宏源闵行东川路、西湖国贸这几个席位经常带着机构马甲收割。其次,就是低位的票,由于什么业绩拐点来了,有些研报吹出几倍估值的那种,也是非常的吃香,比如7月9日信达证券吹的东陵国际,当天开盘价5.88,吹的估值11块,那天我看到的时候还在想,不就一个破钾肥吗,随随便便就给翻倍估值?我不信,结果第二天出门就给板了。所以这种低位的票,研报吹的估值预期比较高的,一般都会比较香。再次就是如果你是某个行业的从业者,对那个行业比较了解,正好你觉得研报他说的可信的时候,你可以自己找合适的买点进去苟着。比如我以前做过制药机械,然后知道东富龙楚天科技是实打实的竞争对手,所以之前我看到东富龙一波机构加仓后,直接分仓去楚天科技苟中线波段。最后,剩下的那些就看市场的选择了,我们只能跟随市场去博弈,或者看到某个研报逻辑的票被市场顶起来了的时候,我们去挖掘一些低位的具有相似属性的票,去博弈可比公司的补涨。总之,我认为前面两种是可以直接分仓去怼的,不需要去确认市场会不会认可它。而其他的,博弈的成分更大吧。

最后总结一下,对于券商研报,我们不要过分的去排斥他们,有空的时候可以花点时间去看看,可以先去了解一下动态PE、静态PE之类的,多看看数据的来源和估值的逻辑,如果数据来源比较可信,逻辑较清晰的话,或许该研报的结论会更加有价值。同时,也别太迷信某某券商研报,他们的金主是基金公司,不是专门拿来给散户看的,我们只能把它作为每天关注的一个小方面去研究,结合当下的热点概念去辨别。总之切忌一条,高位股的研报,一定要注意风险,要买也得等它回踩,几千支票摆那儿,别非得去追高某一支,那就真的没意思了,除非你头特别铁的话那我也不能说啥。研报只是给你提供一个参考,至于买不买,何时买,买多少,这些都是要去认真思考的,也与你的投资模式相关。今天先聊这么多了,欢迎各位老师们交流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