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贝壳提交的在美IPO申请,拟融资10亿美元,估值预计在100亿美元以上。回顾中国在线房产近十年的恩怨江湖,先后出现了搜房(房天下)、房多多、58同城、贝壳等豪杰;多年的恩怨纷争在移动互联网进入成熟期的如今,各自的江湖地位已然清晰。曾经百亿美元市值的搜房已经只有1亿美元,去年上市的房多多6亿美元,即将从美股退市的58同城整体估值82亿美元(房产业务占其整体规模的30-50%),即将上市的贝壳100亿美元以上。
虽然贝壳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位为居住服务平台,但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还是以链家、德佑为主要品牌呈现的房产中介。少有人知的是十年前,作为创始人的左晖就在为“构建楼盘字典、打造线上真房源”的理想开始努力。刚开始是冀希望于与搜房、中房信、安居客等彼时的在线龙头共同打造;在吃了闭门羹之后,左晖终于下定决心自己投入重金打造。刚开始肯定是只能居于自营的业务链家网进行构建,并通过一系列收购进行网络扩张;但哪怕是收购德佑以加盟方式发展更多的中介门店,依然只是自己体系中的品牌门店,与互联网中的全网数据源还是有很大差距。所以,2018年左晖才会推出全网无边界的房产平台贝壳,并喊出了干掉链家口号;这并不只是为了要上市打造的互联网概念,背后更大的驱动我想还是左晖对于“线上真房源”的行业理想构建。只有通过贝壳把真房源的行业市场占有率提高到一定比例之后,才能真正定义“真房源”的行业规则;当然,定义行业规则的贝壳获益也才是最大的。
“真房源”之所以难,是因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基础环境和在线房产逐利风气共同导致的。
回顾十年前的中国房地产市场根本没有全国统一联网数据的概念,连房管部门可能都很难搞清楚其管辖的房产数据;户型图数据更是散乱。互联网企业如果想要根据真实的房源数据发布房源信息,那就需要一户一户去扫楼,一栋一栋房屋去获取户型图;这个代价是巨大的,也是难以满足互联网企业的发展速度诉求的。
所以十年前的行业老大搜房(现以更名为房天下),依靠收购几大门户平台的房产频道成为PC互联网时代的行业老大之后,选择的是不需要房源信息的新房业务实现其营收的快速增长;在二手房领域也随之选择的不需要管控房源真实性的有偿发布信息的模式,甚至在顶着“中国指数研究院”名义的数据领域,搜房选择的也是销售文化主导的卖全国百强房企排名的模式。对于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C端用户的体验等方面,主要从有钱的B端收钱的搜房并没有考虑太多。这样的结果是利润率极高,搜房非通用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率水平一度达到50%;所以,搜房刚上市的前三年,不但没有像其他互联网公司一样再增发融资,还给股东分红了3亿美元(刚上市时搜房市值才10亿美元)。但这种模式成立的前提是自己的老大地位要稳固,要守住自己流量和品牌优势。
搜房莫天全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2012年分类信息平台58同城的租房流量赶超搜房和以线下看房团切入房产广告领域的房多多同时出现时,莫天全认为威胁更大的是后者而非前者。所以,搜房在看房团领域投入重兵,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高频流量的租房领域,甚至在其赖以发家的业主论坛领域,搜房都任其没落,基本上没有采取有力的动作;对于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也是几乎没有感知。
抓住了移动互联网机遇的58同城在流量上反超了搜房,先是租房后二手房,然后通过收购安居客再进入新房。但是当58同城布局完这些将搜房拉下王座之后,却发现真正的对手已经不是来自互联网的对手;而是发源于线下的链家了。
2015年,链家经过5年的在线布局,又在根据地北京市场拿下50%的市场份额后,已经具有的全国扩张的基础。谋局已久的左晖利用短短的两年时间就迅速拿下上海德佑、广州满堂红、深圳中联和房贷通、成都伊诚、杭州盛世管家、重庆大兴业、济南孚瑞、烟台元盛等20多个城市的主要房产中介,形成了全国统一的直营链家和加盟德佑两个品牌网络;并收购了新房市场的高策,完成了房产市场的一二手房、租房的完整网络布局。同时,链家又同步进行了两轮融资;巩固全国网络的同时发展更多的城市市场,一举奠定了其在房产服务领域的领军品牌地位。
链家能够成为在线房产领域的主要竞争者不是因为他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东风,也不是因为他有综合流量优势;58同城才是享受这两大红利的人。链家的成功是其一直以来尊重用户的思维,以及长期坚持创造行业价值的理念。
房产交易不是一般的商品交易,而是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上亿元的超大额交易;中间的交易安全和顺利是最重要的用户体验。但是,不管搜房也好,58同城也好;都没有在房源和价格的真实性上提出有效的处理手段,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房产中介发布虚假的房源信息。这就导致了用户与平台、中介接触的最开始就埋下了不信任的种子;与建立用户信任的价值自然背道而驰,在注重用户信任的房产服务行业自然也就难以长期留住用户。
当然,搜房和58同城也并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通过真房源建立用户信任并非易事。在没有一个城市的房产基础信息时,要辨别一条房产信息的真假是很难实现的,甚至让互联网通用的做法用户评价来鉴别也是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保证房产信息的真实性必须要有一套房产信息库,就是左晖口中的“楼盘字典”;但国家一直到2019年才宣称实现了房产数据的全国联网,并且至今还没有公开让社会广泛使用。作为企业只能自建,这是一个极其漫长且痛苦的长期投入过程;幸运的是左晖减持下来了。
拥有了全行业最全的“楼盘字典”和十年基于真实房源交易经验积累沉淀的交易模式,左晖2018年推出贝壳时,他与58同城的竞争就不再是流量的竞争了;而是某种程度上的行业标准之争。如果贝壳品牌和流量逐步壮大,用户自然会选择对自己更好的真实信息平台,实现良币驱逐劣别的效果;但如果贝壳没有起来,反而是58同城扶持某家的发布“假房源”的中介起来把链家干掉了,也不排除出现劣币逐良币的结果。所以,2018年贝壳刚出现时,才会引起那么大的行业抵制风波。只是,经过这轮风波之后的贝壳已经长出了属于自己的坚硬“贝壳”;未来不会轻易给对手定义这个行业的机会了。


(下一篇准备详细聊一聊贝壳的盈利模式和58同城、搜房的盈利模式有什么不同。)


附:贝壳创始人、董事长左晖当日发布致股东的一封信


#贝壳赴美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