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股吧]



关注我的朋友,除了极个别是为了看我读金庸,绝大多数应该都是对投资有兴趣。今天我们讨论一个直击灵魂的问题——投资的目的是什么?
不卖关子,不埋钩子,直接说我的答案:抛开觉得投资好玩这样的主观因素,从纯粹功利的角度说,投资的目的有且只有两个:
1、改善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
2、锁死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
每一次下注之前,先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是哪一个。这两个目的冲突吗?对同一个人来说,不冲突;但对同一笔钱来说,是冲突的。
什么样的人需要改善排名,什么样的人需要锁死排名?表面上看答案很简单,排名靠后的人需要改善,排名靠前的人需要锁死。然而事实上,我们很少看到排名靠前的人为了锁死排名而努力,只有排名极端靠前的人,才会把一部分心力花在这种地方。
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什么,怎样计算?首先我这里说的排名,仅指财产,或许地球另一端,某个酋长对自己的臣民享有初夜权,甚至可以生杀予夺,这里我们不做考虑。
给大家一个非常不精确,仅在量级层面的模糊概念,以人民币计:
如果你有100万,你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前1%;
如果你有1000万,你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前0.1%;
如果你有一个小目标,你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前0.01%。
根据我的观察,上述三个量级的人,几乎都没有在“锁死排名”的问题上花太多心力。至于这样对不对,好不好,是个主观问题,我不做评价,仅陈述自己看到的事实。
几乎所有经典的投资类书籍,都是教你如何改善排名的。即便是保守主义投资学派的定海神针《证券分析》,也是教你如何改善排名的。我们为什么买低估的股票,为什么考虑系统性机会和系统性风险,都是为了改善排名,为了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改善一定是有代价的,只不过越是优秀的投资者,他所做出的改善越具有强烈的不对称性。比如格雷厄姆分散投资很多家“价格低于清算价值”的公司,这让他在几乎不可能亏损的同时,却有极大概率获得很高的收益。然而无论多么优秀的人做出怎样程度的努力,“改善”终究是有代价的。至少在理论上,所有试图超越别人的努力,都可能导致自己更加落后。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越平庸的策略,反而越无懈可击。比如你和朋友在玩一个最简单的游戏,剪刀石头布。如果你的策略是出剪刀、石头和布的概率各3/1,你会发现,无论对手使用什么样的策略,他永远不可能击败你。而一旦你发现对手出石头的概率明显高于3/1,你将会提高自己出布的概率。这种调整帮你获取更多的收益,同时也成为你的命门。这时对手策略上的变化将直接决定你的输赢,反之亦然。从此以后,两个小伙伴终于可以永无止境地互相伤害了……
回到现实中,改善排名的努力,有可能付出怎样的代价呢?老读者都知道,目前我的投资组合是“30只估值极低的港股+20只面值附近的转债”。股票+债券合计只有区区50个标的,这显然是一种为了改善排名而构建的投资组合。那么在极端情况下,这样一个组合会以怎样的形式伤害到我呢?由于我的投资组合主要是由央企和AA级以上的债券构成的,且没有一分钱的负债,因此在不亡国的情况下,这个组合被清零是不太可能的。
然而在极端的假设中,至少理论上存在这样一种场景:如果未来的某一天,腾讯一家公司的市值占了全球股市的99%(就像电影阿凡达中,入侵潘多拉星的那个公司一样),则我分散买入30只蓝筹股(其中当然不包括腾讯)的策略将遭到报应。请不要在评论区跟我聊腾讯,我只是随手举个栗子。重点在于:只要你做出选择,你就可能为你的选择付出代价,或者为你没选的东西付出代价。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想要“锁死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很简单:
1、按照GDP由高到低的顺序,将世界上所有国家排序;
2、将资金等比例分成两份;
3、用一半资金按照GDP的权重,买入世界上前30的国家的指数基金(也就是说GDP总量越大的国家买得越多)。
4、用另一半资金等比例买入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指数基金(也就是说每个国家各买一份,大国不多买,小国不少买。前提是能买到,朝鲜的买不到也不强求)
5、收到现金分红,就投回去。哪国指数分的红,就买哪国指数。
除此之外,余生不要再做任何与投资有关的事。“分散”和“装死”就是这个策略的关键,你越想随世界的变化而调整,锁死排名的目的就越达不成。想要锁死排名,首先你要杜绝自己战胜市场的可能性,你要成为市场。

这么看来,“锁死自己在人类序列中的排名”,是个挺简单的事情,难点在哪里呢?难点有二。

1、不是不能,而是不愿。这个策略的气质之诡异,几近托孤,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就像人人都知道立遗嘱应该趁早,但从情感上总是容易抵触。

2、锁死自己的排名很容易,锁死子孙后代的排名,比登天还难。只有极端变态的人,才会给自己设计这样的投资策略。正常人即使想出了这样的策略,也是替后代想的。这倒不是因为人们总觉得自己了不起,后代是蠢货,而是因为一个更加自私的原因——对于自己,我们想要精彩的人生,但对于后代,我们想要他们安全。
为什么后代的排名更难锁死?不是因为公司会破产、债券会违约,这些问题都好解决。关键在于:只要时间足够长,“产权”的层面一定会出问题。很多人试图通过家族信托来传承自己的财富,但信托的存续时间应该是多久呢?这里面有个让人绝望的悖论:
信托存续期越短,你的财产越容易被子孙败掉;
信托存续期越长,你的财产越容易被外人卷走。
不要指望法律可以保护你,只要利益足够大,时间足够长,想坑你的人可以创造出新的法律。你可能觉得有点危言耸听了,这点钱至于吗?仅仅为了你,当然不至于。但是要清楚,创造新的法律,不是为了坑你一个人。世界上有好多想要千秋万代的妄人,一锅端的诱惑实在太大了。美国国税局了解一下。
过去几十年,美国人一切试图传承财富的努力,都面临这样两个困境:管理人拔毛吸血、国税局敲骨吸髓。
盖茨基金有这样一个条款:在盖茨夫妇去世后,20年内必须花光所有的钱。此中深意,大家各自理解,各自体会。
以后有机会,我可能会写篇文章讲讲慈善基金的话题。这个需要点勇气,不一定有。
本文内容基本就说完了,肯定有人想问我:奥特曼你自己做过“锁死排名”的努力吗?目前还没有,我年芳31,膝下无子,所以还不急。但是将来我会拿出资产的一小部分,尝试这种“绝对防御”型的配置。随着自己衰老程度的增加,绝对防御型配置的比例也会一点一点增加。但是终其一生,我用于锁死排名的资金也不会超过资产的10%。为什么这么少?因为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