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说到港股在中概股回归下的机会,“新经济”方向是值得关注的重点。 主题和行业性的指数港股通新经济、港股通TMT反弹表现突出:

中概股回巢,大都首选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已经成功上市的阿里、网易以及仍在路上的京东,传闻中的拼多多、百度携程新东方等。

从这最强阵容可以看出来,在当下时点,大都是最有潜力的当红炸子鸡,这不就是中国新经济资产的代表呀。
从美国经验来看,代表新经济的纳指已经屡创新高,而传统的标普500指数尚未收复前期“失地”。
香港的改革,吸引了大批新经济企业,有小米、美团等移动互联网龙头,有百济神州、信达等全球顶级生物科技公司,加上之前就有的腾讯、阅文、舜宇光学等等。
那有没有什么产品,可以直接抄作业呀?

我整理了一张导图,港股市场上的主要指数:





是不是比我们之前了解的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香港中小要全面一些。回顾投资香港的指数基金梳理。

在整理过程中,我发现了2只新经济相关的主题指数:恒生港股通新经济、中证港股通TMT指数。前者是新经济主题指数,后者更像一只行业指数。


基本情况如下,这两只指数都是以港股通成分股为标的池,聚焦新经济、TMT方向,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选股的行业范围。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只指数的历史走势,比比过去谁更优秀?






整体看,过往历史港股通新经济表现更强一些,大部分时间都跑赢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港股通TMT指数还有阶段性跑输恒指的时候。


为什么会这样,我们来看看两只指数的情况。


港股通TMT主要就是以软件服务、电信服务、硬件、半导体等泛科技行业为主。



港股通新经济的行业分布上,更为多元化,有一半以上的科技行业,还有消费、生物[gubar]医药[/gubar]、汽车零部件等。


目前,跟踪这两只指数的基金产品,都是2019年成立的,截止一季度末规模都还比较mini,也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还有这类指数。不过,选择场外的产品是没有流动性担忧的。

都是基金公司占住了赛道,结合港股中概回归潮和上市机制的改革,我觉得这类主题方向还是非常有潜力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两只指数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



嘉实港股通新经济,中有腾讯、美团、小米,还有中国生物制药、药明生物等优质的生物医药企业。泰康中证港股通TMT的成分股,有腾讯、中芯国际金蝶国际,都是杠杠的呀。

今年以来,也都远远跑赢了恒生指数。优秀!

未来,如果回归的新经济公司被纳入指数,这类指数成长性上还大有可为。

要成为港股通目标,先决条件一是成为AH上市股份,二是成为恒生综合成份股。


除此之外,沪深交易所对“同股不同权公司”还有3个量化要求:


1) 上市满6个月加上20个交易日;
2) 最近183个交易日平均市值超过200亿港元;
3) 最近183个交易日,总成交金额不低于60亿港元。

目前,阿里巴巴还在等待交易日期的满足,9月有望纳入。

所以,随着各种机制的调整,以及不断有代表新经济的企业回归,港股新经济方向具有不错的投资价值。市场调整下来,就是更好的时机。

如果非要,在这两只指数中选一只,还是比较中意行业更多元一点的新经济指数,毕竟港股有很多比较稀缺的优质消费、医药成分股。


但注意,跟踪港股通新经济的产品是LOF,因为规模问题,还是不要选择场内交易;最好还是场外申赎比较靠谱。希望基金公司能把规模做上去点。




一位扫地兵的基金投资笔记,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及本号任何文章的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