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机构最爱买的三个行业,就是消费、医药、科技。大家的共识是这几个行业估值肯定不算低了,但能不能买,观点分两派,一派认为价格太贵,将来风向变了难免回调。另一派认为这些行业长期成长性好,将来能通过业绩增长消化估值。[淘股吧]
我今天研究了一下美股历史上这几个行业的情况,还有点收获。论发展水平,美国肯定还是比我们领先的,是先行者,那随着经济结构的变迁,我们国内的行业未来成长路径,可能和美国历史会有一些相似。
先看过去25年的情况,我选了4个行业指数,和标普500指数来比较:黄线信息技术、紫线医疗、橙线可选消费、绿线必需消费,黑线是标普500。顺便科普下,消费行业分两大块,必需消费(也叫主要消费)就是食品饮料这些生活必需品,可选消费是家电、汽车、旅游、传媒、零售这些非必需品。

在25年期间内,除了必需消费和标普500指数表现差不多外,其他三个行业都明显跑赢,收益排序是信息技术 gt;医疗 gt;可选消费,说明确实都是成长性不错的好行业。
信息技术行业比较特殊,2000年左右有一波互联网泡沫,上图可以很清楚看到,经历了估值狂飙和爆跌的过山车走势。那如果我们只看过去20年的情况,也就是信息科技行业买在了2000年泡沫的顶点附近,结果就不一样了,如下图:

过去20年,可选消费表现最好,随后是必需消费、医疗。信息技术因为买在了山顶上,经过最近这10年的狂追,终于追平了标普500指数。看到这个结果我还是蛮惊讶的,科技股这几年的成长性确实太好了,当初买在那么高的位置,就好比2007年6124点建仓中石油啊,20年人家竟然追回来了。同时也说明,即便再好的行业,不顾价格建仓也是不行的,买在山顶一套就是十几年,大部分人肯定都等不起20年。
再看最近10年,这个买入时机,是2010年,次贷危机刚刚过去,经济复苏的初期。收益表现是信息技术 gt;可选消费 gt;医疗,必需消费表现落后于标普500。

信息技术行业在次贷危机后迎来了大好买点,不但泡沫没了,由于危机抛售,市场还给出了好估值,买入后就迎来了业绩和估值的双重提升。这10年信息技术行业的上涨,利润增长的贡献和估值提升的贡献,大致就是一半对一半。
可选消费行业在经济复苏周期迎来了更好的涨幅,远超必需消费,相对来说必需消费则是在逆周期阶段表现更好,在复苏周期则偏弱。医疗行业则是长期稳定增长。
看懂美国的长期走势之后,参照看A股我觉得可以有几个启发,我小结一下:
1. 科技、医疗、消费这几个行业都是长期增长性比较好的行业,A股市场里现在敢给更高的估值,也是有理由的,即便估值高一点,长期靠成长性也能追回来一些。
2. 买入还是得看着价格,估值太高买一样被套。科技行业的估值水平波动明显大于其他几个行业,或许和技术更替的特性有关,要更小心。
3. 就美股的行业成长情况和A股目前这几个行业的估值水平结合看,可选消费或许是长周期最有潜力的,但这个主要要靠服务业的增长,行业结构还是需要调整的。以上举例的周期是10-25年。
银行股有个消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委会议,要求推动金融系统全年向各类企业合理让利1.5万亿元,让利的方式包括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发放小微企业无担保信用贷款、减少银行收费等一系列政策。
让利金额要和银行的税前利润比较来看。给大伙一组数据,2019年,全国商业银行的税前利润大约是2.5万亿,上市银行税前利润是1.96万亿。让利1.5万亿的话,也就是把一年60%的利润贡献出来,那么2020年银行的每股收益可能会下降50%以上。银行的分红金额、股息率也可能跟着打对折,那就可能对银行的估值产生压力。
但我觉得银行也不会干等着吃亏,既然要求让利额度,那银行在贷款让利的同时,可以同时采取提高拨备计提的方式。拨备的意思,就是银行放了很多贷款后,提前预计一个损失率,把损失的金额计提出来,这部分损失还没有实际发生,但在计算利润的时候已经提前扣除。多计提拨备的话,就相当于把未来的损失移到今年,既能满足让利的要求,又可以为未来释放利润做准备。
现在银行股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了,原因就是市场担心要求银行要向实体经济让利、未来坏账率有可能提升,但我感觉之前对让利幅度的预期没有这么大。那未来市场对银行盈利预期修正,可能还需要一个反映利空股价触底的过程,但疫情过去后利润也会更快的释放。
京东港股周四上市,一手中签率10%,有绿鞋,富途暗盘涨7.4%,利弗莫尔暗盘涨5.9%。这个价格正常,就是参照美股昨天收盘价,再小幅溢价一点,之前网易和阿里也都是一样的价格模式,开盘卖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