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最终版本已经公布,既有对上一年工作的总结,也有今年工作的重点。毫无疑问,报告提到的工作的重点,即是下半年炒股的重心。这份报告,涉及到今年工作重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可能蕴藏着的致富代码,对投资者来说,报告是总纲领,引领着相关行业在股市中的表现,揭示了股市未来演绎的方向, lt;i gt;不可不察也 lt;/i gt;。有些内容,其实资本市场已经在反复炒作,即市场已经预期了,有些价位不少还在高位,这需要耐心的等待买入点的到来;同时,也有些内容,则是在预期之外!这个预期差,蕴藏着最大的投资机会,就是一串致富代码!比如,停车难的问题,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但却出现在最终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报告是这样表述的: lt;i gt;促进汽车消费,大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lt;/i gt;。大力解决这4个字,如果你熟悉政府行文用字,就知道在正式公布的文件中,这样的描述并不多见。此处用词这么重,可见停车难这个难题已经在代表们中引起了多数人的共鸣,经过讨论,最终决定 lt;i gt;增列 lt;/i gt;进最终版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多数也是司机),也都能确确实实的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也是到了政府不得不下猛药解决了。[淘股吧]
怎么理解这句话?
首先,这句话的前半部分是“ lt;i gt;促进汽车消费 lt;/i gt;”。为什么要促进汽车消费?一来,因为疫情,外需减弱,国内经济除了因涉疫而获益的少部分行业外,多数行业受到严重冲击,国外疫情比国内严重多了,外需短期内根本指望不上。想要大力挖掘内需,汽车行业是一个政府比较好的选择。因为汽车行业空间比较大,牵涉上下游众多。另外,作为5G衍生的产业,车联网、智慧驾驶、无人驾驶等已经是中美必争高地。国家引入特斯拉并给予大力扶持,想让特斯拉带动国内电动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类似苹果,扶持了一大帮国内配套供应链,最终养出了小米、OPPO、 VIVO 等国产手机),带动国内自动驾驶的高质量发展。作为载体的汽车(包括燃油车和电动车,电动车更适合发展自动驾驶),规模越大,越能产生对5G车联网等的需求。本来第一大行业是房地产,单单新房的销售规模即达15万亿,如果包括了由房子产生的衍生需求,行业空间在20万亿以上。但在中美科技争霸战的当下,房子已经不能再刺激了,总不能拿高房价去跟老美搞科技战?(看看80年代的日美贸易战,日本出口被欧美联合限制后,走向了房地产泡沫,泡沫破碎后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毫无疑问,房子作为中美科技争霸战的牺牲品,永远不会再拎出来了,也相信政府绝对不会再拎出来了,具体不再细述。因此,政府频频在 lt;i gt;刺激汽车消费 lt;/i gt;上下文章。二来,也是因为疫情,私人拥有汽车,作为保护自身健康的一个替代选择,即: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事实上,公共交通工具因为防范疫情,也减少了单次搭载的容量。某种程度上,车变成了刚需。政府刺激,把潜在的需求激发出来,这是比较健康的政策,如果人为的去制造需求,那多半不可持续
其次,为什么要 lt;i gt;大力解决停车难问题 lt;/i gt;。相信每一个司机,尤其是在大城市里,要开车,首先第一反应考虑的问题都是车停哪?停车难,事关每一个家庭,也成了民生痛点。报告里提到发展民生科技,把民生列为施政的重要着力点。主要原因,一是:中国的发展太快,以前的设计规划,没有充分预计到汽车行业的发展,致使部分老旧小区没有停车位或停车位严重供给不足。以笔者所在的二线尾三线头城市的小区为例,2007开始交房的小区(已经是相对较新的小区),其套房数与停车位的比例是按2:1配置,即2户配一个车位。现在,小区周边马路上,到了晚上停着满满当当的车。因为那时的政策,对车位配比就是这个要求,必须大于0.5(即2户1个车位)。因为当时车位的价值相对较低(车位价格已经涨了150%,从开盘时12万一个,涨到现在至少30万),开发商要大量往下挖来建设地下车库,收益比较低,大多数开发商是贴着政策走,只提供政府要求的最低比例(0.5)的车位(关于这点,已经向建筑行业相关人士咨询了),这就造成停车位严重不足。当然,最新政策已经提高了,好像是要求1-1.2(这点没有去求证)。二是,我国虽然地域广阔,但可供开发的土地仍然较为稀缺,这点也不做过多阐述。在这样的国情限制条件下,只能优先 lt;i gt;发展立体停车场 lt;/i gt;以解决这个冲突,立体停车场必须大量配建。
有人说,现在汽车销售大幅下滑,停车难是不是还在加剧,直观感受是你这个结论不正确。首先,现在是疫情,收入预期不稳的话,汽车作为大宗非必需商品,会先被砍。4月份汽车的销售已经在回稳了。如果疫情控制住了,整个社会(包括国外),步入正轨,汽车行业的总销售量继续保持平稳,停车难会继续加剧吗?毫无疑问,是的。因为现在汽车每年的淘汰量在900-1000万辆左右,而汽车的年均新车销售量在2300万左右(数字没有很精确,不去查了,大概这个数),每年净新增车辆1300万。只有等到新车与淘汰车的数量平衡之后,才不会再产生新的停车需求(这是总的,不同的地方,差异很大,收入好的地方的新车仍然可能大于淘汰车)。
中国的整个经济在不断跃升,家家户户有汽车,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疫情的蔓延,更是刺激了这一欲望。然而,停车位的严重不足,成了多数司机挥之不去的噩梦。所以,大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无非:1、 lt;i gt;大量新建立体停车场 lt;/i gt;,对应利好 ;2、提高现有停车位的使用效率,对应利好 lt;i gt;车位线上联网+无人停车场云托管 lt;/i gt;的龙头。新建立体停车场,这很好理解,不做解释。车位线上联网,也很好理解。未来停车位的信息必然走向全国联网,你要开车去某个地方办事,就可以通过手机查询附近停车位的供求情况(有无车位、什么时间段有车位)、价格,并能够预定,还可以设定停车的时间,以便这个车位的精准高效利用。这是在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停车场的管理水平,实现停车位的最大化利用。到了后期,甚至可以开放一些住宅小区的停车位(技术上不难实现,安全问题比较麻烦,但可以通过一定的管控,比如信用情况)。技术上实现并不难,也能够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现在报告里重点提到,显然接下来,各个地方政府就会开大会小会来贯彻2会精神,开始按照精神铺开立体停车场的建设、铺开城市级停车平台的建设(捷顺在5月份已经中标了3个城市级的停车平台订单,也说明了这点)。一旦政府架设的停车平台建好之后,公共停车场肯定是要接入平台的。私人停车场,慢慢的纳入,最终形成覆盖全国的停车位平台。
下面说说具体的个股。
五洋停车 ,主要是立体停车场建设及运营。这个短期内非常受益,甚至不排除有变成ETC炒作的可能。当然,从政策力度上来讲,刺激强度没有那么大,ETC有限定了时间与进度,但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仍然是增长最为确定的强需求,是现在的风口,风口来了,就做一只享受飞的感觉的猪吧。中国制度的一大优势在于:一旦形成共识,就毫不犹豫的猛干,没有拖延、没有冗长的辩论。2会报告已经定调,接下来,就是各地的贯彻了,各地建设停车场的新闻会不断出来。
捷顺科技,捷顺做停车有关的一条龙服务,包括从停车场的出入口设备、到停车平台的建设(包括平台车位的查询、支付、预定)、到停车场的云托管(真正实现停车场的无人化,停车场拥有者只需每年交一部分托管费,其余全部交给捷顺处理)。现在只说捷顺科技的2大创新业务: lt;i gt;“停车场云托管”+“捷停车” lt;/i gt;。捷顺大力发展的停车场云托管,本质就是 SAAS 。根据公司互动易提供的信息及证券公司研报,均有提到:云托管可以大幅降低停车场的运营成本(成本可以降低至少三五十个点)。一个可以大幅降低成本的方法,必然是社会发展中的方向(至于为什么可以大幅降低,请大家去看点捷顺的资料)。捷顺大规模集中托管停车场,边际成本还可以继续降低,越来越多的停车场选择云托管是必然选择。同时,云托管之后,捷顺科技可以做很多衍生业务,比如停车场的广告运营等,公司的财报也有提到这部分广告的收入,只是现在是发展初期,收入还比较小。另外,捷顺旗下的“捷停车”APP,是面向TO C的业务的。用户注册了捷停车之后,就可以在上面查找、预定停车位。现在整个规模仍在快速发展中,纳入的停车场(全国11000+)与用户规模(1500万)还相对不是很高(但已经是行业第一了)。但这个发展势头,前景是十分远大的。在捷停车平台里联网的停车场数量越多,在捷停车上找到停车位的概率就越大,对用户的粘性越大。当用户越来越多的时候,更多的停车场会想要加入这个平台,最终像滚淘股吧一样,平台上的停车场与用户规模越滚越大,不断形成一个正向反馈激励。还要看到,捷停车已于2018年引入蚂蚁金服作为战略投资者,其持股占比20%。显然,应该清晰的认识到:依靠捷顺自身,还无法打造一个类似阿里腾讯的超级APP(如淘宝天猫支付宝、微信QQ),那么选边站队巨头,无疑是每个互联网厂商必须做的选择。捷顺选择了站队阿里,阿里的创新意识、开拓新业务的能力,国内无出其右。如果捷停车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到了阿里不得不重视的时候,捷顺就有机会成为支付宝上的停车服务商,这也将是未来最大的看点。停车是不断重复的刚性需求,阿里的支付宝APP,实质上是需要不断引入能够满足用户刚性需求的各个行业的龙头厂商。支付宝及微信对接了无数的政府部门,提供了形形色色的政务服务,虽然免费,但这些是用户的刚性需求,可以增加用户对支付宝微信的粘性。 lt;i gt;作为刚性需求的停车功能,未来必定会在某个阶段是支付宝、微信的强力推的一个业务,届时捷顺还将继续站在最强的风口。 lt;/i gt;现在全国整个停车场的联网程度不够,大量的停车场仍然只有简单的出入口控制和扫码支付,但全国联网的趋势确定,迎来爆发点只是早晚。最后,我引用下国信计算机最新一期捷顺研报里提到的捷顺的一些经营数据:“云托管+捷停车”创新业务保持强劲增长。2020 年初至今,云托管车道数新增超过 1800 条,目前累计约 3300+ 条(不到半年新增就超过去年一整年,疫情实际上会促进无人停车场的发展,促使客户选择云托管停车场,捷顺科技实际上是不折不扣的 lt;i gt;疫情受益股 lt;/i gt;,但市场视而不见);捷停车方面,目前联网车场超过 12000 个(增长约 1000+),用户数突破 1500 万(增长约 300 万),日均线上 交易笔数接近 140 万笔(去年底约为 130 万笔,经历疫情期间低谷后现已恢复增长)。
综上,五洋停车短期上受益于立体停车场的快速扩建,也受益于自有停车场的高效经营,类似于ETC的风口;捷顺科技 的创新业务,中长期发展空间巨大,如果能够建成中国最大的停车平台,这个平台该怎么估值,该给多少估值?现在公司的市值只有六七十亿。捷顺目前已经做到行业第一,大爆发是现在进行时。我罗列一些2019年的财报数据给大家:2019年创新业务(云托管+捷停车)实现超过5000万元,数据情况如下:(1)累计签约智慧停车场超11,000个,同比增长69%;(2)累计签约智慧停车场对应停车位420万多个,同比增长68%;(3)线上触达用户数超1,240万,同比增长250%;(4)年末周日均线上交易订单突破130万笔,同比增长160%;(5)年累计线上交易流水人民币25.12亿,同比增长129%;
两会投资的重磅风口已经刮到停车的领域了,风口来了,猪都会飞。你还不动心吗?不享受这个风口飞的过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