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75325亿元,同比增长3.4%, 房屋新开工面积120032万平方米,下降4.5%。房屋竣工面积33248万平方米,下降10.9%。

房地产开发投资在1-2月份下跌16.3%之后,回升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也充分表明了业内对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乐观态度。新开工面积的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因素影响,竣工面积下降也是如此。
今年原本会是竣工大年,地产后周期的建材、家电、家居家饰及物业等等,都将因此受益。但竣工面积的两位数下降,对这些行业的影响是比较直接的,大家要对相关企业的增速趋缓做好心理预期。竣工面积的下降,也将影响房企的结利进度,这对房企运营影响不大,但有些投资者恐怕就更缺少耐心了。


2、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965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土地成交价款5382亿元,增长12.2%。
地在产先,土地是房企的生命线,今年很多城市都拿出了一些珍藏好地,有些地块在推出时,对限价、配建条件也做了相应放松,但整体的土地购置面积还是出现了同比下降。原因无它,地太贵了。
在面积下降1%的基础上,总价款增长了12.2%,可见今年前7个月的土地市场有多么火热。有些房企上半年拿的地并不多,基本上不在招拍挂市场上花太多心思,那些拿地量大的房企,多是年初土储较少的,需要补库存。2020年上半年拿的地,几年后结算的时候,很多利润率都是要打折扣的。


3、1—7月份,商品房销售面积8363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8%。商品房销售额81422亿元,下降2.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0.4%,办公楼销售额下降22.2%,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下降22.3%。

销售面积下降5.8%,而销售额只下降了2.1%,表明房价仍然是在增长,尤其是住宅销售额增长已经回正,更表明了商品住宅的市场热度一直都没降低。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下降持续不少时间了,其实在各地看看,就会发现很多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的整体规划太超前了,除了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办公和商业用房的销售都是一个难题。
8月份,商品房销售额大概率恢复正增长,全年销售额应该会落在16.5万亿~17万亿之间。


4、7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50691万平方米,比6月末减少390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减少317万平方米,办公楼待售面积减少14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减少18万平方米。
前7个月,总计销售面积是83631万平方米,平均每个月卖掉11947万平米,而现在的待售面积只有50691万平方米,消化周期只需要4.2个月。这个库存比例不高了,何况马上面临的是“金九银十”。由于今年新开工面积是同比下降的,未来几个月的新增可售货源也将出现下降,到年底库存比例会进一步降低,市场景气度会持续上升。
房价继续增长的态势还会保持,当然这主要是指住宅,办公和商业对有些房企来说,是个长期包袱。


5、 1—7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00625亿元,同比增长0.8%,1—6月份为下降1.9%。其中,国内贷款16130亿元,增长4.9%;利用外资80亿元,增长29.9%;自筹资金32042亿元,增长3.3%;定金及预收款32830亿元,下降3.4%;个人按揭贷款16200亿元,增长6.6%。

国内贷款的增速明显超过自筹资金的增速,个人按揭贷款增速也超过了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速,这是今年前7个月流动性宽松的体现,而外资利用增速大幅增长,也表明了境外资金对中国资产的看好。
眼下都在传关于限制房企负债的各种消息,但前7个月的数据来看,整体上还是保持着较为充裕的状态,即便是7月份的单月增速也不低。下半年还有5个月,适当收回流动性是可能的,但该有的支持还会有。


6、7月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简称“国房景气指数”)为100.09,比6月份提高0.24点。

这个数据100是最佳点,100.09表明景气指数非常好,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