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行业专题:云巨头资本开支拐点出现,上游产业有望重回高增长行业研究
国信计算机观点:虽然近年来全球云计算仍保持稳定增长,但是增速有所放缓,整体处于投入消化期。从国内外云计算巨头近几个季度数据来看,资本开支均出现见底回升的迹象,尤其全球最大龙头亚马逊2019Q3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40%,增速大幅回升;英特尔DCG 业务2019Q3 同比增长5%,均扭转了连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云巨头投入复苏必将带动上游IDC 和服务器业务的需求。与美国市场相比,我国IDC 产业仍有巨大发展空间,而当前行业门槛提高,掌握一线城市核心资源的IDC 厂商更具长期成长价值。我国服务器市场增速与云巨头资本开支增速相关性较强,随着云计算重新加大资本投入,产业拐点有望出现。云计算是IT 产业最具确定性的发展方向,对IT“基建”拉动显著,我们建议积极关注云计算带动的IDC 和服务器产业,如宝信软件、浪潮信息等。
评论:
云计算行业:云计算巨头资本开支反转,IDC 和服务器产业有望充分受益国内外云计算产业均保持高速增长,云巨头资本开支显积极信号。2018 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363 亿美元,增速为23%,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仍能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18 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达到962.8 亿元,同比增长39.2%。国内外均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但整体增速均有下滑,主要是前期高投入需要消化。从近三个季度来看,国内外云巨头资本开支均出现回升,行业有望迎来拐点。云计算重回高投入,必然带来上游IDC 和服务器的高增长。
我国IDC 增长快、空间大,一线资源成为必争之地。从全球IDC 市场结构来看,我国占比仅为8%,只有美国市场的1/5,仍有巨大差距。虽然我国与美国在云计算等领域尚有三年左右的差距,但也证明了我国IDC 等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从IDC 发展来看,行业对PUE 等要求逐步提高,市场对一线城市IDC 需求旺盛,厂商的进入门槛有所提升。因此掌握一线城市资源,且PUE 管理技术优秀的大型数据中心将获得未来更多资源空间。
服务器增速拐点出现,我国有望成为服务器全球龙头。服务器行业增速与云巨头资本开支增速相关性较强,2019Q3同样出现积极信号,有望再次开启高增长。凭借近年来我国云计算市场的高速发展,我国服务器厂商全球份额持续提升。从服务器业务属性来看,我国成为产业主导将是大势所趋。
坚定看好云计算产业。云计算已经是市场和业界共同公认的IT 方向,即使短期波动也不影响长期发展。随着云计算巨头资本开支重新回升,上游IT“基建”产业将充分受益,且确定性最高。建议积极关注具备资源和技术优势的IDC厂商和服务器龙头厂商。
全球云计算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巨头资本开支现拐点全球云计算市场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根据Gartner 数据,2018 年全球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1363 亿美元,增速为23%。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仍能保持20%左右的增速,2022 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700 亿美元。从市场结构来看,全球云计算市场中SaaS 体量远高于IaaS,2018 年达到871 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SaaS 服务再全球被广泛接受,以Adobe 为代表的传统软件SaaS 化,以及以Salesforce 为代表的新型SaaS 公司层出不穷,云服务在全球软件领域百花齐放。
五、六月操作总结:
1. 星网锐捷一波三折,最终有惊无险
星网锐捷在盈利10%以上的情况下,剧情突然反转,跌到年限附近的过程中卖出了光环新网、万科A的仓位,回补星网锐捷仓位,目前来看这基本是一次打平略盈利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还好星网锐捷只有1/3的仓位,再次证明了在看好的品种也不要重仓或者满仓持有,风险极大。而当万科第一次冲到27元的时候,心里有些慌和焦虑,感觉要错过了最看好的蓝筹。
还好市场没有给我最差的结果,星网锐捷年线附近反弹,卖出1/3的仓位,保留原来的股数,心里踏实了许多
2. 特锐德完成历史使命,再上涨也无憾
在特锐德充电桩连续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出现冲高,22元附近已经全部卖出。卖出理由很简单和粗暴,万科冲着新低去了,前期出了万科反而给了二次补救上车的机会,感觉大机会来了。在其他持有的股票中,几乎持平或很小盈利的情况下,特锐德显得很扎眼,畏高了,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心理想法。
3. 光环新网持续看好,不再持有
光环新网的仓位也牺牲在了补救星网锐捷上面了,后来他虽然也有过一波调整,但反弹也比星网锐捷快,所以也就放弃回补了,不追高是我的行为准则。即使仍然看好,但不在持有,或等到其他个股涨到目标位,而光环新网下跌调整?可能性不大的感觉
4. 碧水源抄底持有,目标10-11元以上
眼看这碧水源和东方园林喋喋不休的走势,估计持有的人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吧。不嘲讽谁,只是觉得追高光环新网还不如抄底碧水源,性价比更高。
而两支环保股最终选择碧水源还是因为基本面,环保公司最看重的还是现金流,有现金流才能开工干活,毕竟环保干的都是苦逼的活。而碧水源现金流回暖比东方园林早两个季度,那么碧水源就是东方园林的老大哥。加上reits基金未来有介入的可能性,污水是向居民收费的,完全符合reits基金的要求,假如设立reits基金,就会的盘活现有的资产,这个是后话,也是有可能存在的持有股票的惊喜
5. 宽信用低利率,万科重新起航,收复失地
能再次持有万科,那是绝对幸运的。有些人苦苦等待了3个多月,才等到的大阳线,被我回补后就等到了,一切如初衷一样,继续持有到30-35元附近。最近万科讲短期借款换成了长期借款,这其中看到了一些变化。低利率时代,万科是一家高负债的公司,利率下调1%,对他的业绩有多大的提升,下调2%呢?
1. 操作记录: 午盘星网锐捷上冲进行了减仓操作,总体仓位从满仓降到80%的仓位
2. 减仓星网也并不是不看好,而是涨幅达到了自己的设定的目标值,降低持仓成本,部分收益落袋为安。自己的操作不能受市场狂热的情绪控制,自己设定的计划就坚定执行,本来计划三季度能有这样的涨幅就很不错,现在的卖出只是把预期收益提前兑现而已,何乐而不为。
3. 碧水源,计划9.80~10.5之间左右也进行减仓操作,也快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位,这两只股后面的涨跌收益就交给市场,让市场去决定,管他高点在哪,3500? 3800? 这对我来说,都是无害的,因为我把仓位空出来了,进可攻,退可守。
4. 万科,在碧水源有机会兑现利润的情况下,而万科小幅盘整或者回调,不出现大的上涨,就把仓位放在估值修复的万科上面
5. 万科计划在32~35之间再做最后一次减仓,兑现收益,最终计划以7-8成仓保持不变,已仓位调整来应未来可能存在大盘回调的风险
6. 不追高,不跟风,不换品种,保持自己的节奏,不盲目狂热。
配合业绩超预期的公告,今日9.7元减仓碧水源,下午把仓位回补万科,目前保持8.5成的仓位
7月1日增量资金首先打的就是金融、地产这些低位品种,而目前万科市盈率也才7倍左右。不论从安全边际,还是补涨后的估值回升都是有利股价上涨的,继续坚定持有,感觉等不到大跌了,下周一如果继续下跌2%左右就满仓买入,反正也是满仓涨上去的,满仓接受调整也无所谓,反正最终的趋势是向上的,坚定看多
对于这次快速拉升和回落中的操作,给自己打60分。比较失败的一次操作,理由和操作如下:
1. 万科在最底部的时候给他设定的目标位是30.8元,但随着股价的快速拉升,投机的心理再次充斥在我的操作中,当股价快速拉升到32元时,又改变最初的想法,说成估值完全回归,重新给了自己继续持有的理由和借口,居然将目标位又临时调整到33~35元,真是痴人说梦话,这么大的盘子,快速拉升,上面层层套牢盘都视而不见,这和听到牛市冲进来的新韭菜有何不同?收益没有及时兑现,这是本次操作的最大失败。。。
重新制定补救计划:碧水源10元已清仓,27.37元回补万科,通过调整时间和反弹的必然来补救这次失败的操作。通过盘面的分析和已重仓等的因素,重归理性,重新设置减仓的目标位为29.5~30元之间,未达到此目标位,坚决不做任何操作。达到此目标位坚决减仓,让仓位回归到原本计划的位置(总仓位1/3),错了,大不了重新来过,万科还是那个优秀的企业,低估值的本性并没有消失,乐观看待,这个错误因为公司的足够优秀,而我只是没兑现利润而已,就让时间来纠正我此时犯下的操作错误。
2. 星网锐捷40.90元以上已减仓1/3(最初目标位41.8元),没想到几天时间能进行这么深幅度的调整,中报不及预期,又似乎是情理之中,通过减仓,目前成本降低到25元,在万科没回到重新制定的目标位前,不打算回补仓位。若万科达到目标位,视星网锐捷此时的股价而定,高点下来仍有10%以上的跌幅则回补1/3仓位,否则持股不动。
3. 碧水源10元已清仓,这个算是“成功”的操作。在底部的时候给它设置的目标位9.8元,在万科大幅回调中过程中,碧水源第二次逆势上涨又到我设置的目标位之上,这次没有犹豫,也不管后面是否有什么利好或资金的追捧,果断卖出,收割这一波收益。仔细想想,如果万科没有深度回调,我是否会兑现利润? 这样想来,我可能不会,再次说明我的执行力还是有很大的缺陷的,需要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不断深化。碧水源后期操作,若万科能顺利再次回到29.5~30元进行减仓,此时碧水源回调10%以上(9元以下),则回补最初计划的仓位,否则不在持有。
经验和教训:
从最初的制定计划,到最后的执行计划,知易行难,这可能就是人性,人性是贪婪的。在大的顺境中,更容易把自己的幸运理解成自己的某一些能力,其实这一切都是市场给予的,它可以赏赐给你,也可以轻易的将这一切又重新夺去,我们需要敬畏市场,克服人性的贪婪。。。
七月后段及八月操作总结:
1. 星网锐捷底部回补个股1/4仓位。目前来看,利率略收紧对科技股来说,流动性是一种考验,加上一些外部因素。但在市场无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30倍市盈率的星网还是算便宜的,加上成本低,故进行了此次操作,时间换空间。
2. 万科底部继续回补个股1/3仓位。坚定看好8月以后低估蓝筹股的投资机会,地产后产业链已经先启动了,住宅房地产难道会无动于衷?叠加经济持续的复苏,万科必然会朝着我设置的目标为迈进,只是这次需要时刻保持清醒,不要再让投机的心态充斥自己坚持的理念。因目前万科持仓占总市值60%,28.5~29元附近(分红除权后的股价)坚决执行之前卖出的计划,减一部分仓位,达到最终目标位坚决卖出,知行合一。
3. 8.5元重新买回碧水源。 reits基金的申报启动,市场似乎忘记了污水处理是向居民稳定收费,运营类资产变现能力较强的企业,一旦发行此类reits基金,有望助力盘活资产,拓展融资渠道,加上中交集团信用背书可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及20倍不到的市盈率,持续改善的业绩,所以在8.5元重新买入碧水源(部分银行定期理财资金买入)
4. 中签奥海科技。维持之前坚持的做法,开板就卖,只赚新股无风险收益,不参与后期的资金博弈。中签之后,回看之前中签过的浙矿股份股价,发现又翻了一倍,市场怎么走,谁知道呢? 但如果在给我一次机会选择,我应该还是会在开板的时候选择卖出。所以不用在意卖出后的涨跌,有赚就好,赚多赚少都是市场先生给予的奖励
5. 五月以来,虽然持股的仓位偶有变动,但不知不觉持仓品种已经拿了近3个月,这中间卖掉了光环新网(持续看好,以后有更好的位置和空闲仓位在重新买入)、特锐德。目前持仓万科、碧水源、星网锐捷,我喜欢和满意这样的组合,比较的均衡配置,继续持有,直到目标位卖出。
操作记录:
1. 卖出奥海科技。以为今天就会开板,现在看来大概率卖错了,换手率和成交量大幅萎缩,这是我没想到的。昨天换手率18%,成交量2.4亿,今天开板是大概率事情。不过也无所谓啦,卖的安心就好。本来也没想过大赚,甚至没想到过一年内连中两次新股,就这样吧。
2. 回补星网锐捷,成本上升到26元。很随意的买入,因为自己设置的目标价就在那,中间的波动无所谓。跌破又如何? 到那时其他某一只上涨到了目标位,卖出在回补就是了。跌一年又如何? 我还有来年,公司还是那家公司,再好的质地没有变之前,不在乎这中间的曲折波动。
3. 万科。现在唯一还有机会操作的动作就是万科达到减仓目标位进行减仓了,这样才能把总仓位降下来,不然满仓顶在那还是感觉有些不妥和风险较大,虽然估值是很低。
4. 今年计划。今年估计就做这三只股票了,不收割就是不卖出或换股。
5. 展望9月。8月最后几个交易日,只要上证能够保持横盘调整的走势不跌破,9月必然有机会继续上攻3458创新高,那时的万科必然回到28.5~29.5以上,届时把万科仓位降下来,按照自己的计划,最终保持7-8成,剩下的就是持股不动静待收割。
操作记录:
1. 卖出碧水源。早盘碧水源冲高卖出碧水源,把握住了2次大波段,40%的涨幅,足矣。未来有机会,8.5~9元附近考虑再次买入的机会,关注另一次长期跟踪的环保股,东方园林。
2. 买入中国平安。平安除了股权类投资做的很烂以外,主营业务很稳健,和万科一样,低估大盘蓝筹,76元以下还是很值得持有的。
3. 星网锐捷。继续持有,这段时间也有纠结过是否应该认错换股,关注到科大讯飞(5G应用端存在较大机会)。后来还是因为星网跌得足够深,且基本面最差已经过去,公司本质没有发生变化,时间换空间而已。几个月内有机会反弹到35~36元就考虑卖出,换股。现在卖出已经没有意义,离成本还有7个点。
金融+地产+科技的组合,稳稳的~
操作记录:
1. 29元(除权前30元)附近减仓1/2的万科持股仓位,保持计划持有的仓位,空出来的部分资金退回银行卡(银行理财低风险的资金),总仓位终于控制在了8成左右
2. 目前持股占比,万科(35%)星网锐捷(30%)中国平安(35%),现金流为总资产(20%)
3. 计划所持品种盈利20%卖出,下半年耐心持股不动
4. 若星网跌破成本线(-5%~-10%),在考虑适在当时机进行补仓,其他情况不在考虑加仓
9月~10月操作记录:
1. 继续持仓万科A。持仓最长的个股(6-10月),虽然涨幅不大,但是持有的最安心,目前盈利15%。在住房不炒的政策高压下,万科依然非常"坚挺"的缓慢上行,市盈率8倍,这虽然有市场对地产股谨慎的看法。但从历史上来看具有绝对的优势,手握2000亿现金,市值3000亿,长远来看这个位置你值得拥有它。作为房地产龙头企业三季报业绩可能有惊喜,稳稳的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