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金融市场正经历着巨大的震荡,A股市场由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下跌较少,一度被认为是全球资金的避风港。

但是事实证明,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全球经济震荡没有一个金融市场能够独善其身。

新[gubar]能源车[/gubar]行业在特斯拉中国工厂开工之后迎来了一大波上涨行情,汽车电动化的趋势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发生,我国汽车市场的销售收入大幅下降,资本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趋于谨慎,导致新能源车行业受到业绩和估值的双杀,叠加原油价格大幅下降,新能源车相关板块近期迎来大幅下调。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车行业投资的三个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

新能源车市场巨大的成长空间没有变化;





各国支持新能源车发展的政策没有变;





全球汽车电动化的趋势没有变。



因此,在行业估值大幅下调之时,新能源车产业链的投资价值更加显现。

01

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平稳上升,

海外销量增速大幅上升

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内新能源车2020年前两个月的销量大幅下降。

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为183.05万辆,同比大幅下滑,其中新能源车销量为5.9万辆,同比下降60.4%。

从渗透率来看,我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到2019年虽然国内乘用车销量为下滑趋势,但是新能源车渗透率仍然保持增长,达到5.63%。2020年前两个月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24%,虽然较去年有所下降,但考虑到国内新能源车1-2月的销量一般占全年销量较少,且目前处于政策真空期,与2019年1-2月新能源车4.59%的渗透率相比总体处于平稳。

图1 国内汽车销量及新能源车渗透率



数据来源:wind

从海外市场来看,欧洲市场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体现出欧洲碳排放新规对新能源车市场强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数据显示,2020 年 1 月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 7.47 万辆,同比增长121%,与全球市场销量下降 7%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同时,从已发布的 2 月欧洲主要国家(德国、法国、挪威、英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来看,欧洲市场同比高增长态势延续,2 月德国、挪威、法国、英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分别为141.34%、19.07%、192.53%、117.03%,四国合计销量增速为114.42%。

表1 欧洲四国

新能源汽车月度销量数据(单位: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收集

因此,欧洲自从碳排放新规施行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得到明显提升,政策作用明显,可以预计欧洲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在碳排放新规的指引下将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虽然海外受疫情影响汽车消费三、四月份可以预见承压,但是参照中国防疫经验,海外国家疫情的扩散也将逐步得到控制,压制的新能源汽车的需求后期也将逐步得到释放。

02

国内政策密集出台,

汽车消费有望得到复苏

2020年国内新能源消费受疫情影响承压较大,销售份额在全球占比料将有所下降,但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仍然是全球新能源车消费量第一的国家,根据EVsales数据,2019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实现了同比10%的增长,达到近221万辆,而中国新能源车2019年的销量为120.61万辆,占全球销量的54.3%,中国新能源车消费的相关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举足轻重。

目前国内经济在疫情影响之下供给端和消费端受到的抑制都比较大,因此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虽然随着复产复工的逐步推进,汽车生产环节逐步得到恢复,但消费端仍然较为疲弱。

由于防疫期间乘用车市场零售基本处于冰封状态,用户出行需求降到冰点,疫情期间用户车辆开动率异常低迷,保养需求不强,很多经销商综合平衡成本收益后,复工积极性也不高。而汽车消费作为稳消费的重要一环格外受到国家重视,新能源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从中央各部委到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相关措施促进新能源车的发展。▼

1月12日,电动汽车百人会在北京举行,工信部长苗圩释放了包括“双积分政策拟于近期发布”与“补贴温和退坡”等利好信息;





3月17日,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地方可以对消费者购置节能新能源车给予支持,并鼓励公交、环卫等场景采购新能源与清洁能源汽车;





中汽协建议尽快出台政策激发消费潜力,包括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解禁新能源车限购、建议优化延续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建议调整小排量乘用车配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 3月26日,商务部在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鼓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出台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这一决定缓解了市场对新能源车将在2020年“全面退补”而产生的担忧,体现出中央发展新能源车的信心和决心,有助于保持新能源车相对于燃油车的消费优势,帮助新能源车在疫情之下保持平稳发展。



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消费,各级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出台了多项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

2020年2月18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发布了《深圳市2019-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指出在深圳市内依法注册登记并符合本政策规定条件的新能源汽车,在获得国家车辆购置补贴后,可按要求申领深圳市车辆购置补贴;





3月3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文件,称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





3月24日,商务部曾短暂发文称北京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可能的相关政策细节为2020年上半年新增不少于10万个新能源汽车的购置指标以及尽快推出高排放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释放一部分老旧车的存量指标。



可以看出,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消费的支持力度仍然较大,稳定汽车消费的政策预期不断增加,预计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出台刺激政策,随着疫情好转、陆续复工与生活秩序逐步恢复,车市将迎来回暖,前期积压的汽车消费需求也将释放。

03

各大车企的电动化节奏正在加快

除了各国政策纷纷引导新能源车发展之外,为了能够跟上汽车发展的步伐,布局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国内外知名车企也纷纷显示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并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计划。

据统计,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企业,特斯拉1-2月在全球共交付 5.1 万辆,同比增长25%。受疫情影响,北美及欧洲交付将受影响,1 季度销量预计为 7-8 万辆,同比微降。

但目前中国工厂产能爬坡顺利,1-2 月国产 Model 3 产 0.65 万辆,产能已达 3000辆/周,预计 2020年国产销量将达 15 万辆。与此同时,特斯拉3月13日在美国交付了首批 Model Y,较此前预计的交付时间提前了半年,显示出特斯拉的生产效率和产能正在不断提升。而马斯克在上海 Model Y 项目启动仪式上表示,他认为 Model Y 最终销量将超过特斯拉其它所有车型之和,有望为公司打开新的增量市场。

此外,在今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的欧洲市场,虽然受疫情影响欧洲各大车厂短暂性关停,或将影响 3-4 月销量,但短期销量的下降并没有影响车企电动化的决心。从车企层面来看,大众、宝马在年报均表露出要坚定电动化的战略规划。

▶大众在年报的电话会议上,明确表示将如期在今年夏天在欧洲交付 MEB 首款纯电动车型ID.3,2020年将在美国上市新款电动 SUV ID.4,同时也将在中国上市 “ID 初见”,续航约 500km。

并按照原计划 2020 年纯电动化率 4%、2025 年20%的发展目标积极推动电动化进程。同时,大众认为其现有的MEB车型ID3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已经与燃油车接近(加上政府补贴),而对于未来发布的第二波MEB车型,大众表示即使不考虑政府补贴,也能够实现低于燃油车的全周期成本。

▶根据另一家德系车企宝马2019年的财报数据显示,19 年宝马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为2.2%,共销售新能源车 14.6 万辆,电动化渗透率达 5.7%,与18年持平。

根据计划,2020 年宝马纯电新车型数量将开始加速,计划 2021 年达到5 款纯电车型,23 年之前推出25 款新能源车,其中纯电车型为 13 款。





宝马计划 2021 年电动车销量为 19 年的两倍,达到29万辆,预计电动化率约 10%。预计 2025 年电动车销量达到70 万辆,较 19 年维持 30%的复合增速,预计当年电动化率要达到25%左右。



在欧洲市场则计划 21/25/30 年电动化率分别达到 25%/33%/50%。虽然受疫情影响跨国巨头车企汽车销量有所下滑,但可以看出他们认为行业电动化趋势不会改变且正在加速推进汽车电动化的进程,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控制,新能源车的消费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

图2 国证新能源车指数市盈率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wind

总结来看,国内新能源市场从政策到供给再到消费依旧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认为在海外疫情蔓延的不确定下,如何提升内需是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其中稳定汽车消费将是扩大内需消费最重要的一环。

新能源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可以预见将能够得到更多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支持,汽车销量有望逐月好转,有助行业的估值修复。同时由于疫情导致的这一波新能源产业链的大幅调整,国政新能源车指数的PE从最高点39.56倍下降到目前32.83倍左右,新能源车指数估值回到了接近去年年末的水平,投资价值显现。

虽然海外疫情仍处于蔓延态势,但各国政府已经出台严厉的防疫政策进行控制,市场整体风险可控。疫情会暂时抑制民众汽车的消费,但是随着欧洲碳排放新规的执行以及各大车企电动化的加速,欧洲市场预计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总体判断新能源车市场需求前景依然可期,从产业趋势及政策环境看,支持新能源汽车投资的中期逻辑没有变化,当前位置新能源车板块回调后估值更为合理,建议逢低或定投方式继续配置新能源车板块。

-END-

本期作者:陈   达

广发证券首席投资顾问

S0260611010020

研究助理:李浩

免责条款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个股资料、投资咨询建议、研究报告、策略报告等信息仅供参考, 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也不构成对产品的推介。投资者使用前请予以核实,风险自负。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保证已做最新变更,请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为准。投资者应当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对投资者因依赖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本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未经本公司同意,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或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过往业绩或模拟业绩不代表未来实际收益,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