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淘股吧]

有时候你看好一个板块,板块内好几只同类型股,会出现不知如何选择的问题。不可能都买,又不是大基金配置,只能优中选优。股品如人品,选股就像你交待一个人去办事,你是信任一个过往人品好的,还是选择一个人品不怎么样,然后指望它这次忽然变好的?

选人的时候很容易,但选股的时候却经常看到很多股友喜欢选后者,因为后者涨幅小位置低盘子轻,让它们看着更安全,但最后的结果往往跟选人一样一样的。

7月2券商板块爆发,前一晚我做了两只备选,一个是国金一个是华鑫,比较了半天,觉得还是国金比较好,7月2市场正好验证了这种偏好,顺势建仓并加仓。
这种二选一不算难,也因为这件事,让我想起来写这篇。简单说一下这种选择:

其实选择华鑫也不为错,板块走强后,做华鑫一样有溢价,只是幅度有差距。如上图,同一时间周期内,两只票走势相似度很高,甚至华鑫在4月的走势比国金更强一些,但注意两个地方,一个是6月1这一天,国金出现了涨停,而且次日没闷人,涨停后小阴回落了十几天才回到大阳脚下,承接很不错,而华鑫没有。第二个就是华鑫画方框的这个区域,犬牙交错,连续影线,非常不流畅,一直到板块爆发的这两天,也是两个上影型阳线。这些就是股品的区别。

这个例子如果不直观,再看几个例子。比如我现在看好一个板块,ABCD四只备选。
A:
B:
C:
D:

如果同一板块同一题材里,我只能买一只,我该买谁?
做选择前,先要有个选择标准。
这个选择标准可以是盘子大小、可以是价格高低、可以是量价变化,等等,每个人标准可能不同,但不管有多少种标准,只有尊重市场的那个标准,才是正确的方向。市场已经在用它之前的走势告诉你,它喜欢谁,它不喜欢谁,它觉得谁股品好,它觉得谁股品不好。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市场的偏好,而不是使用以己度人的标准。

这里,我建立了3个标准来考察股品:最近一段时间的上涨幅度,最近一次涨停及之后表现,最近一次回落的承接表现。按照这3个标准来看这四只票:
A、1处箭头显示,上涨幅度尚可;2处有过一次涨停,次日给利;3处的回落较快轻松击穿短期中期均线,但很快修复不少,弹性尚可。

B、1处涨幅尚可(涨幅严谨点的话,可以用鼠标右键一拖,直接计算一段时间的上涨幅度,这里我懒得画了,直接用直观感受来说),2处大阳但次日闷,3处显示回落后承接很强,以盘代跌,相比A好了很多。

C、1处涨幅比AB都小,2处也是大阳次日闷,且比B更恶劣,是低开闷,3处跟A类似,轻易击穿短期中期均线,承接不好,且弹性比A要差。而C盘子最小。

D、1处涨幅,与B类似,比AC要强,2处跟BC类似,有大阳且次日闷,3处与B类似,回落承接以盘代跌,比AC要好。

所以,按照以上3个标准分析了它们的历史,最后综合评定下来,A和C股品不好,基本可以排除掉。B和D不分伯仲,选谁都行,差别不大。

股性,活不活。很直观,一眼就能看出来。股品,好不好。就没这么直观,需要综合历史,设定多个来评定。以上我设置的这些标准也不是固定的,这里只是举例用。还是那句话,我觉得有用的拿来跟你分享。欢迎并期待能收到你的分享。你要是比我还懒,动动你发财的小手手,点个关注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