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常容鸡蛋面 [淘股吧]
“始终坚持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 ——小米集团
小米集团2018年在万众瞩目中上市,上市后股价却短暂上升后步入阴跌,目前股价是发行价的60%左右。但是,小米集团是非常独特的公司,他的商业模式是独一无二的,他过去的成功也是独一无二的,雷军也是独一无二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假如小米的“铁人三项”商业模式成功,那是全球范围的顶尖硬件加软件的企业,市值过万亿不是梦,雷军持股接近三成,那雷军很有可能超越马化腾成为中国首富。
我们知常容团队一直有跟踪小米集团,苦于价格过高,现在价格跌下来了,开始我们的深入研究,小米很复杂,这篇文章先研究清楚小米模式,看看未来有没有机会发扬光大,实现雷军的梦想,让全世界用上价廉物美的科技产品。稍后我们还会整理我们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具体的估值等等,目前决定将小米列入买入名单。目标仓位5%到20%。
一、基本情况
公司成立于2010年,2014年成为当年国内手机出货量最大生产企业,销售额突破100亿,2015年MIUI用户突破1亿,2017年成为全球最大消费级IOT平台,2018年登入港交所,同年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成为迄今为止最年轻的500强。
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仅用8年的时间就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必然有其独特之处,单从财务报表入手,很难去理解他的不同,我们希望能立体的去了解这家公司。是什么驱使公司能快速的从手机领域杀出重围,走向成功,又是如何将IOT生活消费品从无到有。
二、关于营业收入的变化
营业收入的变化可以看出公司的结构的转变,公司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即:手机、IOT及生活消费品与互联网增值服务。三大业务好比经济构建中的三类产业,第一产业为手机,是小米现阶段发展的基础,没有手机业务就没有基础的保障;第二产业为IOT及生活消费品,是三大产业中的中坚力量,对手机业务具有引流作用,在线下小米之家尤为明显;第三产业为互联网增值服务,手机与IOT业务为互联网增值板块创造条件,而互联网板块发展也会促进手机与IOT业务的运行效率。
从公司近4年的营收构成与2019年单三季度变化中,智能手机占比都显示出不断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是建立在营业收入增长的前提下,内部收入结构上我们认为是处于优化中。
手机作为第一产业业务,竞争异常激烈,更新换代非常快速,即使未来5G来临带动了手机出货量的增值,长远看也不算太好的赛道,除非再次出现大的变革,能形成独有的闭环。因此手机业务最大的战略目是为了支持第二与第三产业发展。就像农业大国需要向工业大国转型,其后走向科技大国。

在公司毛利构成中,也很有鲜明的特色。在毛利不断的上涨的前提下,只有2017年手机毛利超过了互联网服务,营收上虽然手机占比60%以上,但在毛利占比上2018-2019.09期间年只有30%左右,第一产业的手机业务并没有想象中的赚钱;互联网增值服务凭借10%以下的营收占比,获取了40%以上毛利,三产业的毛利堪称收割机;IOT生活消费品的营收与毛利占比比较接近,处于同时上升趋势。
互联网增值服务暂时与手机业务紧密相连,统计上也更注重销售数量,而非销售营收,理论上接触到的客户越多,联网增值服务越有价值。因此手机业务目前出现问题对互联网服务影响会很大。
用暂时是因为当前公司获客窗口在逐步多元化,如自有的小米商城、米家APP、有品、智能电视等都能成为新的入口,这仅仅是我们能见到的,或许未来还会出现的其他获客窗口。
IOT生活消费产品的毛利与营收占比的提升是我们最为看重的一环,也是公司成长最快速的一环,在总的占比上已经稳定20%以上,未来想象空间高于手机业务,在发展速度上大幅度领先于竞争对手。
此项业务也最能体现出“小米”品牌的生命力与号召力,因为它与手机的关联度并不太大,更多是靠品牌的力量与可复制的孵化模式获得了生存。在利润表中显现为毛利润,在资产负债表中为隐藏的优先股投资。
手机业务在发展的过程中,能逐步完成这样的转化,与公司低毛利率和性价比,存在很大关系。性价比之下的低毛利率迫使公司不断加快效率,而性价比对品牌赋能,又带来了进入其他行业的通行证。

三、关于小米毛利率
小米最初从做手机开始,逐步开始渗透到生活家居的各个方面,其品牌具有鲜明的特色,定位上非常明确,牢牢的扣紧“感动人心与价格厚道”——通俗讲则是性价比,不忘初心是很艰难的一件事,能把品牌形象扎根于消费者心中,同样如此。
公司创始人雷军在《小米生态链》中描述,2016年公司发生过激烈的争论:我们能不能把产品卖的贵一点?但最终否决了这一论点。
我们不用去管是否存在美化成分还是小米根本提不了价,实际上以公司2018年全国5000万以及全球1.2亿的手机销量,提升100或是50在性价比上依然具有很大的优势,而对营收与利润却会产生很大增长,然而公司并没有选择这样的道路。
通常我们在正常公司的分析中,希望公司能有较高的毛利率,因为高毛利率会带来更高的利润,也能带来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即使出现价格战也能有更大的缓冲空间。
手机行业中美股苹果( AAPL )第四季度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37.97%和21.37%,A股传音控股( 688036 )第三季度毛利率与净利润为28.63%和7.75%,小米集团单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与净利率为15.35%和6.47%(非国标计量),HOV因非上市公司无法获得比例。
对比中小米毛利率远不如生产高端机型的苹果,也不如战场在非洲的传音控股,但在净利率上已经能与传音控股相当。
我们选取的单三季度权益投资亏损额度高于公允投资收益,研发开支处于历史季度最高值,也没有可转变动优先股影响,很真实的反应正常水平。
在毛利率转化至净利率中苹果消耗16.6%,传音消耗20.88%,小米消耗8.88%,在运行的效率上处于最优,HOV情况我们无法得知,但从大量的线下门店,广告综艺冠名以及高于小米的销售提成,华为我们不好确定,但至少OV的中间消耗值在推测上会高于苹果。

苹果机型附加值对比一般厂商具有很强优势,加上独有的闭环互联网增值系统,这位全球顶尖“玩家”的毛利率也只有37.97%,结合传音控股我们大致推测国内厂商净利率可能在10%以下(华为难以预估)。罗永浩有句“手机能赚几个钱?就是拿来交个朋友”这话或许有些夸张,但也反映了手机行业的残酷。
若其他手机与公司同样低价竞争,那公司是否有胜算?在我们测算中,其他厂商也用小米战法可能需要在效率、供应链与上做很大的努力才行,若是运行效率没有小米优秀;供应链上没有小米强势;产品附加值难以提高,很容易就会进入亏损状态。
在正常售卖中,即使存在相同的配置与相同的价格,甚至同配置下价更低,运转下来最终也未必能胜过小米,用性价比去争夺性价比市场也会存在很高的门槛。HOV在销售定位上都有不同的差异选择。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在毛利率低的情况下,只要运行效率够快,就能拖死绝大部分的厂商,一家世界500强由毛利率到净利率中间消耗只有8.88%,这是极其难以达到的一件事,这中间消耗分布的流向,我们会在财务分析中具体展开。
小米快速运转的效率带来的性价比,是公司竞争优势之一,即使其他竞争者贴身学也未必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其效率来自于公司的商业模式。
四、关于小米商业模式
从手机发展历史看,纯碎做手机起家的企业很少,能做到世界500强的更少,以手机为基点能延伸至其他各类生活领域的更是没有。
中兴、联想、LG都属于老牌电子生产商,在手机领域天然具有很强优势,但在智能手机转化中却逐渐消失,乐视由电视入口打向手机入口失败了,格力由空调建立的品质口碑打向手机也失败了。
从2012年到现今能一直保持全球前5的手机产商国内只有华为,而中兴、联想相继被淘汰。在全球变化中,知名产商如诺基亚黑莓、HTC也相继沉沦。
手机属于高风险行业,各大品牌不断涌现不断消亡,小米最初抓住了手机转化的窗口,实现了初步的积累,但能做到如此体量与规模,发展到现如今地位,和整套商业模式密切相关。
公司的商业模式自称为“铁人三项”,我们的理解就是在硬件端做到做到物美价廉,用最快速的有效渠道去销售,节省人力、物力及中间商环节,配以充分的群体营销,迅速打开获客窗口,同时开发IOT及消费品满足用户多场景下的需求,增加用户转化效率,为高毛利的互联网服务给予支撑。

硬件端口为公司目前重要的获客窗口,虽然现在有了电商入口,但暂时看硬件带来的流量依然极其重要。而硬件之所以能快速的得到市场认同,除了自身的MIUI外,更重要的就是性价比,以惊爆的价格冲击市场,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青睐。
价格端进行极致缩减之后,就需要高效的运行效率,使得中间环节得到不断优化,优化不仅仅是缩短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其中更有缩短距离时所产生的效益转化,以及更多衍生出来事物。不是简单的用低毛利硬件获客,然后到互联网服务获利,其中间环节也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效率不仅是“快”和“慢”还有“加”与“减”
起初手机市场向智能机转化,属于增量市场,存在大面积的更换需求,简单的手机+线上销售既可完成利润的转化,达到效率的最佳。但随着市场的饱和,公司体量的增长,市场趋于成熟竞争加大,效率会逐步下降。以公司价格模式一旦效率下滑或是不能提高,即可能陷入亏损,因此对用户的多方位转化就非常重要。


以整个布局分布点看,由IOT板块到手机业务都可以带来互联网的增值服务,各项业务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互补性,并非是单纯的围绕手机节点去开展,反而是去手机中心化比较明显
销售中线上渠道销售最为快速,可以节省大量中间环节,能做到效率最大化。自建网上商城又可以加快这种效率,而单一手机品种很难支撑网上商店的运转,此时IOT生活板块大量的品种,就能做最好的补充丰富。
IOT的品种越丰富,产生的爆款越多,对整个链条运转效率的加快就越能带来益处,即使是一把牙刷、一条毛巾。每多1个IOT的品种,增加多一个消费应用,产生的效率不会只是加1。投资的企业-营业额-流量-传到其他品种-加快周转效率-可能产生的增值服务,流程具有很系统的相连。
我们在线下实体店小米之家中,看的情况是买其他非手机商品的消费者远超手机消费者,在三季度报表披露中,米家APP、有品使用者有大量来自于非小米手机用户,IOT及生活品极大的促进了流量,这种流量又能散发至各个节点,小米之家坪效能达到全球第二,靠手机是绝对不可能的。
线下实体店与线上商城又能进行相互补充,带来流量扩充覆盖人群,以及增加互联网增值服务的可能,同时线上销售的瓶颈也能被打破。公司现在扩张海外市场,除了手机,小米之家的商店也是很好的利器,而且会成为比手机更强的利器。
手机的作用除了是获客的窗口,另一重要的价值在于采购的流水,采购10亿与采购100亿原材料,对各类的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是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其他IOT产品的材料端又能进行补充。
所有一套商业模式的各个节点,都是在增加效率,进行更精准的用户场景转化,在各个环节不断“节流”与“开源”之中,为性价比创造了生长的土壤,使得各类产品低毛利率的战略能加速漫延。
如果小米只做手机,一个毫无根基的新手机产商,缺乏独特的闭环系统,如何厮杀到500强。近10来年手机产商消亡的速度对投资者而言是极大的警示,任何一次大的变革,都可能消灭掉某一批产商。
关于IOT及生活消费品,我们认为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也是我们看好小米的重要的逻辑,缺乏这一环在估值上会大打折扣。
五、关于小米IOT生活消费业务
“小米当前除了雷军不卖,其他的都卖”。
公司产品主要分为四层,第一层为手机;第二层为手机周边业务;第三次为家庭电子产品;第四层为日常消费品,产品线涉及生活各个面。前面我们提过只有覆盖丰富的消费场景,才能最有效率的完成用户转化和网上商城的构建。但这些产品若全由自身去完成,完全可以把一个企业拖垮。
在传统的制造业中,我们更希望一家企业专注于自身所在的空间领域,以A股上市企业为例90%以上企业多元化之后都会被淹没,自身的人、物与业务的契合度是很极大考验。

小米的整个产业链中,真正属于小米自身核心品种其实很少,更多的来自于生态链上所投资的企业,公司主要的把控6个环节,对产业链企业实行参股不控股。
在进行生态链构建中,公司重点设计、品控与渠道,只帮忙不添堵,给予生态链企业充分的自主权,发挥最大的效率,以协议形式形成同盟,对外销售的环节小米负债,对内则各自经营,看似庞大的产品线实则只有一条主线,不会消耗整体运转效率。
我们以小米自身的模式看,复制到产业链其他企业时,即使毛利率不高,在解决了品控、品牌以及渠道等环节,由毛利率转化至净利率所产生的消耗可能会比小米更低,加上小米自身庞大的流水对供应商议价能力,生态链不同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在效率上会大幅度领先同行。
我们认为其发展成功之处,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对品牌输出的能力;二是互联网运营思维;三是非一般的运行效率。
公司在手机端赋予了品牌初始力量——性价比,让产业链上商品经过小米背书后,只要打上小米的品牌或是产业链产品,都能以快速效率的打穿市场。品牌-爆款-客流-爆款-进一步加强品牌形象。
其次在公司宣传中无论是“感动人心与价格厚道”还是“做消费者心中最酷的科技公司”“硬件净利率不超过5%”等都是在塑造小米品牌,拉进消费群体的距离。尤其是对米粉群体的塑造,更是增加了群体的聚集效应。
最后不断复制小米模式到各个产业链企业。使得产品在新领域或行业集中度不高的行业,快速占领市场。

公司产业链中与小米IOT业务紧密相连的企业,已经在美股上市的企业有2家,提交科创板IPO的有两家,新三板上市两家,被主板收购的一家,这些企业小米孵化下由小到大实现了飞跃,另外公司还有十几家非生态链上市企业。
最新的三季度报描述中,公司目前投资企业达到290家,其中有生态链关联企业也有暂时非生态链企业,以科创板上市制度配以小米孵化能力,这部分未来可能会产生很大惊喜,同时也能给予企业未来上市的刺激。
七、关于小米未来增长
回到我们的最终目的—投资。对于公司一整套的运转模式相当复杂,随着体量的增大,模式也在不断升级改进。在低毛利率下,效率是最重要的基础,缺乏高水平的运转效率,就可能陷入危机。
从几年的发展趋势看,除了2016年营业收入出现放缓外,2017、2018营业增长大幅度攀升,截止2019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对比去年同期增长14.5%,增速对比以往出现放缓,手机出货量对比去年同期下滑4.4%。
以目前手机占营收比重,销量的下滑对营收存在较大的影响,但也要看到即使出货量出现下滑,营业依然能保持增长,其他业务板块对营业的贡献在逐步的加强,其中贡献最大的为IOT生活消费品板块。
2015-2018年公司用四年时间使得该板块由86.91亿增长到438.17亿,增幅达到504.17%。2019年单三季度增速依然保持在44.44%,前三季度增速为47.44%,合计营业额达到425.94亿,增长趋势十分强势。
随着小米对全球的扩张进行,小米之家的释放速度很大概率会继续保持高增长,IOT生活类产品有较大部分属于非周期性产品,复购率较高,长期坚持完成对品牌的使命,不断强化丰富品牌的内涵,还有很好的提升空间。

在手机销售量情况统计中,今年国内前三季度情况与2016年比较类似,总体表现不温不火,虽然公司表达过为了5G准备控制了节奏,但是否为托词我们暂时难以判断。
反观全球的出货量,我们可以看到出货量在稳步得到回升,前三季度海外营收占比已经达到43.37%,公司分离红米之后,在手机品牌矩阵得到了重新梳理,在各项定价上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最新发布的Redmi k30延续了最初始的定价方针,其价格的轰炸性与初代发布的效果极为相似。对于出货效果我们会进一步跟踪。
我们纵观小米的出货量,对比以往还是存在很大的进步,真实的数据上表现的并不差,2019三季度平均售价为1006.5元,对比2016年879.9元,价格提高14.1%,综合看对出货量的影响并不大,未来仍然具有缓慢提升空间。
4G切换至5G的窗口期,我们认为对手机的销量刺激还是存在很大的影响,在3G转换至4G的时期,国内第一年的渗透率为3%,第二年即达到了35%,即使5G的可替代性没有4G对3G强,明年也有很大可能达到12%以上。在低于2000元的价格下,对消费者吸引力也相当强势。
从公司的手机定位看,红米在往后会偏向于年轻化,“大魔王”的形象也很有年轻化的特点,而小米可能会进行重新的塑造。
预计明年小米国内的出货量有望出现2017年的回升的趋势,随着全球扩张步伐的加快,全球出货量有望超过以往季度最高值。

数据来源:根据IDC以及公开资料整理
八、结论
在高效率运转的商业模式下,未来继续完成结构的调整,实现增长的概率依然很高,对商品的物美价廉的追高不管是国内还是海外都存在很大需求。而小米模式下,能把这种需求的供给发挥到很好的状态,全球各个地区还有广阔的市场的空间等着去开发。
对于公司的手机的的定位,未来能保持国内外市场前5,就已经符合市场预期,能进一步提高1-2位名次,就超过预期。手机在与日常联系越紧密的当下,其商品属性很难用性价比去衡量,品牌形象的定位与认知存在很大关联。
三星至2012到今天始终处于全球出货第一,即使失去了国内市场销量上也具有稳定性,其后的苹果与华为实力也非常强劲,在国际竞争目前看很难干翻友商。
手机的存量市场与空白市场对商品的需求会存在一些差别,男性与女性、学生与非学生也会有所不同,而对日常的家居类商品差异上就会小很多,水杯、热水壶、电视、空调等在个性化差别上会更小,不会存在太明显的品牌人群。
手机抓住受众群体在全球范围以每年平均1.2亿部的出货量就能给收入以及整个环节带来稳定,只要印度、印尼这类人口大国能发展,长久的扎根式销售,未来销售平均售价也将会逐步提高。预计未来能稳定贡献1300-1600亿左右营收。
而IOT及生活产品有其高度的连续性,很容易造就长期的消费惯与使用惯,甚至能够占据一人一生的消费依赖,发展空间有很大的持续性与提高性,未来有望达到1500-2000亿营收。
互联网增值服在手机稳定,IOT生活类壮大之后,可以很自然的完成最后的高毛利服务,以当前情况看处于相对闭环状态,但随着智能设备使用人次增多、线上商城成交额变大,获得增值服务的机会就能不断提高。
或许在其他数字信息不成熟地区,以手机为基点能培育出一个缩小版的“腾讯”或“阿里巴巴
九、估值
公司三季度非国际财务计算,三季度净利润91.88亿,同比增长37.1%,全年预计净利润增长35%,达到121.82亿,折合港币135.18,亿(1.1096),对比目前PE17.75倍。
保守测算中减去22亿公允变动,则经常性净利润113.18,对比目前PE21.2倍,略高于A股传音控股18.85倍。若公司完成最终的闭环,估值体系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即使遇到挫折以当前营业结构仍然具有一定安全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