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沪深300沪深300股指期货是以沪深300指数作为标的物的期货品种,在2010年4月由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推出。同商品期货相比,股指期货增加了市价指令。市价指令要求尽可能以市场最优价格成交,是国外交易所普遍采用的交易指令。根据有关安排,交易所和期货公司还将陆续推出止损指令等,不断丰富指令类型。[淘股吧]
因为现行沪深三百制定的是以四个合约为交易合约的,分别是当月合约,下月合约,下季度月合约以及下下季度月合约。其中当月和下月合约成为近期合约,下季度月和下下季度月为远期合约。
沪深300股指期货代码:IF是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特有代码,后四位代表年份和月份。
当前月份为6月,因而在交割日前,也就是6月份的第三个周五之前,四个合约分别为:
当月合约,即6月合约 IF1006
下月合约,即7月合约 IF1007
下个季度月合约,即9月合约 IF1009
下下个季度月合约,即12月合约 IF1012
如果到了6月的第四个星期一,由于截至第三个周五收盘,当月合约IF1006交割退市,那么当月合约自动变为IF1007,下个月合约变为IF1008,下个季度月合约为IF1009不变,下下个季度月合约为IF1012不变。
同理,到了7月的第四个周一,四个合约分别会变成:
当月:IF1008
下月:IF1009
下季:IF1012
下下季: IF1103
也就是说,一直都会保持4个合约不变。
由以上规则可知在6月的第三个周五收盘之前,不会有8,10,11月的合约显示

影响股指期货的因素股指期货的价格主要由股票指数决定。由于股票指数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股指期货的价格走势同样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作用。这些因素至少包括:
(1)宏观经济数据,例如GDP、工业指数、通货膨胀率等;
(2)宏观经济政策,例如加息、汇率改革等;
(3)与成份股企业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权重较大的成份股上市、增发、派息分红等;
(4)国际金融市场走势,例如NYSE的道琼斯指数价格的变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等。
另外,和股票指数不同,股指期货有到期日,因此股指期货价格还要受到到期时间长短的影响

如何看股指期货多空单完整意义上的现代股票市场包括了三个层次,分别是股票一级发行市场、二级交易市场和三级风险管理市场,其中三级风险管理市场主要是指股指期货、期权市场。1982年美国堪萨斯交易所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合约以来,全球已有超过400个股指期货品种,在促进各国资本市场发展,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方面发挥出了重要作用。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的上市,填补了我国股票风险管理市场的空白,是我国资本市场建设的一次重大突破。
作为风险管理市场,股指期货市场与股票现货市场在交易机制、交易对象等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多空持仓就是股指期货市场区别于现货市场的一个重要表现,正确看待股指期货市场的多空持仓,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功能特点。
1、什么是“多空持仓”和“空头持仓量大增”?
股票现货市场交易对象是上市公司股票,一笔交易完成后,股票从卖方账户划转至买方账户,对于买方来说,持仓会增加,对于卖方来说,持仓会减少,包括融资融券在内的各类交易行为对市场持仓量的影响为零,股票现货市场持仓总量始终与股票流通总量相等,也不存在空头持仓的概念。
在股指期货市场上,买卖对象是一种标准化合约,除了合约执行价格随行就市外,其它条款保持固定,交易实质是基于标准化合约之上的权利义务,而不是证明财产归属的有价证券。股指期货市场的持仓就是指尚未进行对冲了结的合约头寸,如果是合约买方,就是多头持仓,如果是合约卖方,就是空头持仓。由于期货合约没有发行量的限制,只要市场参与者能够达成新的交易,理论上股指期货持仓量可以无限放大。
从股指期货市场整体看,多头、空头持仓必然相等,这是因为合约要达成交易的话,买卖双方缺一不可,因此,股指期货市场上任何一笔交易完成时,多空持仓都会出现相同数量、相同方向的变化,开仓交易会使多空持仓同量增加,而平仓交易则会使多空持仓同量减少,不可能发生多空持仓总量不等的情况。
既然全市场多头持仓和空头持仓必然相等,那么我们经常听到的空头持仓大增,或者净空头持仓增加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这是把部分持仓量居前的会员——通常是前20大席位——的多空持仓量单独列出来进行比较的结果。例如,2013年11月15日收盘后,沪深300股指期货主力合约持仓量88962手,这意味着主力合约多头持仓和空头持仓都是88962手,而多头持仓居前的20大会员共计持有62834手多仓,空头持仓居前的20大会员共计持有72374手空仓,这样就可以计算出当日主力合约净空头持仓是9540手。多空持仓结构变化主要就体现在净空头持仓的变化上。
2、多空持仓并不具备预测股票市场走势的特殊能力
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早期,由于市场规模较小,商品期、现货市场间存在一定程度割裂,制度和监管尚在摸索等多种原因,有时会出现主力依靠资金实力影响市场走势的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做庄”,甚至会出现“逼空”、“逼多”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多空持仓作为主力资金意图的表现,对投资者判断市场走势具备一定的参考意义。但随着期货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期货市场相关制度、监管以及执法的到位,商品期货市场上也很难再看到传统的庄家主力了。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现货市场参与群体广泛,信息传播迅速,云集了各类大型机构,是发现和决定股票价格的主战场,股指期货价格不具有独立性,再加上股指期货市场严格的准入和监管,从一开始就没有给庄家主力生存的土壤空间。我们都知道,只有不断进行交易,持续对价格施加影响,庄家主力才有可能影响市场走势,而截至2013年11月15日,股指期货市场所有190家机构客户的1848个交易编码日均成交量之和仅1.2万手,只占市场日均交易量的1.4%,不足以对价格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这说明股指期货市场是一个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并不存在所谓的主力。股指期货市场多空持仓并不是主力之间的主动博弈工具,而是与现货市场成交量、股价波动等指标一样,是市场参与者集体交易行为的结果,不会比RSI、KDJ、MACD以及均线系统等其他一些常见的技术分析指标具有更强大的信息揭示和预测能力。
从统计学的实证检验角度,验证这一点并不复杂,只需对几个重要的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即可。所谓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相关性分析都是常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在医学、生物科学、物理学和经济社会科学中被广泛使用。我们运用这一方法对沪深300股指期货多空持仓变化与股票现货市场实际走势进行了检验。其中,与市场惯相一致,分别采用了前20大席位多空仓位比值以及前20大席位净空头持仓波动率来表示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多空持仓变化,并把两变量与反映沪深300股票现货指数走势情况的指数当日收益率、隔日收益率以及第三日收益率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
统计检验发现,当日多空持仓量变化与当日现货指数收益率是统计意义上的可替代变量,多空持仓不具备特殊的信息揭示能力,更重要的是,统计检验发现当日多空持仓与隔日现货指数收益率和第三日现货指数收益率之间没有因果关系,也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这样的实证结论说明了什么?一是表明,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走势高度关联,股指期货没有脱离现货市场走出独立行情,期、现货市场都是对同样的外部信息做出反映,相互印证,共同发现真实的市场价格,这为股指期货市场发挥风险管理功能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表明,股指期货多空持仓与现货市场涨跌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用股指期货多空持仓量变化来预测后市,其实就等于认为“当日市场跌,则次日市场继续跌;当日市场涨,则次日市场继续涨”。
事实上,股指期货多空持仓量变化与隔日现货指数收益率和第三日现货指数收益率没有因果性和相关性的实证结论很符合有效金融市场随机游走的理论,也印证了很多研究文献所得出的中国股票市场弱势有效的观点,更是直接表明了,用股指期货多空持仓量来预测后市的做法意义不大。如果多空持仓具有一定预测能力的话,实证检验就会发现,代表多空持仓变化的变量与隔日现货市场收益率具有相关性,且在统计意义上是隔日市场收益率的原因。
进一步,如果分别以股指期货净空头持仓量绝对波幅超过20%、30%、40%、50%为阀值,观察多空持仓与第二天股票市场走势的关系,会发现,预测下跌行情准确的天数分别占比51.47%、50%、47.62%、48.84%;预测上涨行情准确的天数分别是46.49%、38.33%、42.86%、33.33%。总体上,依靠多空持仓量预测后市的准确率还不到50%。
在投资实践上,以多空持仓为依据进行投资也难以获得理想收益,假如在净空头持仓量降幅达到一定水平,发出买进信号时,即在第二天以开盘价进场;在净空头持仓量增幅达到一定水平,发出卖出信号时,即在第二天以开盘价离场。经过实际测算,如果投资者严格按照上述策略,分别以净空头持仓变化30%、40%、50%三个阀值为买卖依据的话,自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至2013年11月15日,累计收益率分别为-0.027%、-0.56%、-0.93%。而如果投资者按照下述均线策略进行操作:5日均线上穿20日均线当天,以收盘点位买进沪深300指数基金;5日均线下穿20日均线当天,以收盘点位卖出沪深300指数基金,不考虑基金折价或溢价的话,自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至2013年11月15日的三年多时间里,尽管股票市场走势低迷,仍然出现了25次可交易机会,投资者累计可以实现46.25%的收益率,年化收益率达到了11.2%。
3、股指期货“空头持仓”并不一定代表看空市场
作为现代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股指期货市场承担着风险管理、资产配置、促进创新等诸多功能,多空持仓机制是股指期货市场顺利发挥各项功能的基础和载体。无论是套保、套利,还是投机交易,都需要选择多空持仓头寸,在很多时候,选择空头持仓并非由于投资者看空股票市场。
对于持有大量股票现货的套期保值者,为了锁定风险,抵御短期市场波动,就需要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建立空头持仓,甚至在合约到期时通过移仓来继续保持空头仓位,但这种空头持仓可能恰恰是对股票市场长期看好的表现,所以投资者才不愿在一时不利的行情下通过卖出股票来回避市场风险。对于套利交易者,他们捕捉的是市场摩擦带来的期现之间、不同期限合约之间的交易机会,会在期货、现货之间进行反向交易,或者在不同期限合约间进行双向开仓,他们的空头持仓与是否看空市场无关。而对于投机交易者来说,他们关注的是市场极短时期内的走势,绝大多数为日内交易者,会随着市场波动频繁转换多空仓位,他们的空头持仓很多时候也并非源于看空,而是一种顺势投资行为。
实际上,空头持仓不仅不等于看空市场,很多情况下,空头持仓还会产生实质性的“托市”效果。空头持仓机制可以使持有大量股票的投资者在面对系统性风险时,避免陷入“多杀多”的困局,降低了熊市和极端情况下股票现货市场的抛盘压力,甚至会鼓励投资者逆市抄底,显著增强股票市场的弹性。据统计,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至当年年底,22个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平均跌幅为46.91%,而没有推出股指期货的市场平均跌幅达到63.15%,股指期货稳定市场的作用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股指期货空头持仓机制还是长期资金入市的关键所在,正是由于有了空头持仓这个“保险带”、“安全阀”,各类长期资金才敢于入市并长线持有股票。截至2013年二季度末,美国401K计划等各类长期资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合计13.52万亿美元,占美国股票市值的45.97%,这些长线资金的进场,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市场,也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全球的经济金融老大地位。
我国的股指期货市场诞生仅三年多,对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正在逐渐显现,但总体上还是新生事物,在获得社会充分肯定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怀疑声,市场组织者需要理性探讨和反思,既要真诚回应市场关切,也要努力纠正对股指期货市场一些概念的误解。在这个基础上,各方应该努力形成共识:股指期货市场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众市场,随着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不断推进,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风险管理需求必然大幅增加,包括股指期货市场在内的金融期货市场建设也将关乎我国发展大局

股指期货预测大盘“现货与期货”这对矛盾统一体中,现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期货源于现货并对现货有一定的反作用熊市中主要体现为减压、缓冲,而归根结底是现货价格决定期货价格。
期货与现货行情走势究竟存在何种关系?长期以来众说纷纭。物价上涨,往往被疑为商品期货多头爆炒;股市下跌,也常常归咎于股指期货空头行情。本文试从以下方面探讨股指期货与股市大盘走势间的辩证关系。
时间先后
股指期货与沪深300指数拟合度达99.66%。大量数据表明,日内盘中涨跌,期指常常比沪深300指数或上证综指提前一两分钟。但据此判定“期指带动股市”未免形而上学。市场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股民出手前并不先看股指期货的脸色,而几乎所有股指期货投资者都随时紧盯着沪深300指数及整个A股大盘的一举一动。即使参考期指走势的股民,也不可能在期指拐点后一两分钟内完成相应操作并显示于盘面。
归根到底,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影响着期指与股市大盘,但并非机械地表现为“先影响甲,甲再影响乙”。由于⎧T+0⎫、双向交易、杠杆机制、行情显示刷新间隔短等特点,期市反应速度往往优于股市,导致了“期指带动股市”的错觉。但此错觉通常出于股市暴跌后“找替罪羊”心理,股市上涨则不会归于股指期货“当领头羊”的作用。这在商品市场恰恰相反物价下跌也不会归于商品期货的功效。
力度大小
先比“奥运魔咒”。中国股市1990年年底诞生,历经五届夏季奥运会,四次惨遭“魔咒”。股指期货上市前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上证综指从7月28日2924.45的高点一路跌至8月18日的2318.93点。而期指上市后的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上证综指从7月3日高点2244.83跌至7月31日的2100.25点。7月30日与31日,期指主力合约、沪深300指数、上证综指跌幅分别为0.35%、0.57%、0.89%和0.04%、0.12%、0.30%。期指跌幅和力度远小于股市,难以验证“期指推动股市”。
再比“历史点位”。股指期货上市前,上证综指自2007年10月16日6124.04历史高位,一路跌至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其间1年零12天跌去4459.11点,月均371.6点。
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上市,沪深300指数开盘3388.29点,截至2012年8月2日的新低2325.61点,近两年半跌幅1062.68点即31.36%。同期上证综指从3159.67跌至7月31日洞穿“钻石底”创新低2100.25点,跌幅1059.42点即33.53%,月均下跌仅为38.64点和38.52点,月跌幅约为期指上市前那波下跌的1/10。
两组巨大反差是否是经济大背景造成的呢?期指上市前2007年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11.2%,2008年前三季同比增长10.6%、10.1%和9.0%,而期指上市后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上半年逐级下落为10.3%、9.2%和7.8%,2012年7月更是创下7.6%的三年来新低。2011年四季度至2012年二季度月均资本流出203亿美元,远超2008年四季度至2009年一季度月均141亿美元的流出量,证明近期资本外流已超过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期。正是在经济大背景更加严峻的条件下,股指期货有效减压股市下跌的幅度和力度,助力中国股市走出了绝不逊色于股指期货上市前的艰难行情。
最后横向比较。据2010年年初全球30个股票市场次贷危机以来股指最大跌幅统计,包括巴西、墨西哥等22个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平均跌幅46.91%;8个没推出股指期货的国家,平均跌幅63.15%;而中国上证综指、深证成指跌幅分别为72.81%和73.8%。
量价关系
股市量价关系主要体现于价格、成交量和资金净流入(流出)量,后者在期市演变为持仓量。两者均体现投资者对后市的研判,区别在于:资金净流入和净流出代表全体股民对大盘约2400只股票后市总体看好或看空;而持仓量则分为多头持仓和空头持仓,由于散户一般日内平仓,故持仓量主要代表市场主力特别是多空持仓前10名、20名席位,对沪深300成份股后市的研判。
今年6、7月间,股指期货经历了一轮空方主导行情,持仓量连创历史新高。其间明显存在“下跌增仓再下行、上涨减仓涨不动”特征。由此可见,成交量是行情发展的基本动力,成交量增加推动市场趋于活跃,成交量减少使价格变化趋于平缓。持仓量代表行情发展的“后劲”。增仓带动一波行情开始,减仓导致一波行情结束。不过持仓量作为一种公开信息,单纯利用其来研判走势进而下单获利不可持续,只能作为一种辅助参考指标。
套保对冲
空头加仓,往往被一些投资者理解为股指期货打压股市。殊不知为了引导基金、券商、银行等机构的长线资金流入股市,中国证监会针对性出台的各类“操作指引”严格规定机构只能通过空头套保来对冲其持股风险,并且套保头寸必须与其股票持仓量对等。这就使得机构面临股市下跌时只能二选一:要么增开空仓,同时买入并保持相应的股票头寸(沪深300成份股或ETF);要么减持空仓,同时抛出相应的股票额度。
机构投资者多持中长期投资理念,其成交量占比仅5%,持仓量占比却高达35%,其中套保应在30%以上。目前期指法人账户约1900个,按2012年7月底9万手的持仓量计算,机构持仓套保应不低于2.7万手,当前一手合约对应约72万元名义金额,即套保总额约200亿元规模。虽然沪深两市流通市值16万亿元,但目前行情低迷,2012年7月沪深300日均成交额仅408.7亿元,200亿元约占一半。此刻如不让机构增开空仓,其为规避股市下跌就只能兑现200亿元股票抛售量,这对A股大盘的打压可想而知。
波动幅度
股指期货上市以来,期货围绕现货波动的偏离幅度越来越小。2010年10月至11月因行情大起大落,期现价差波动最高超过124点,最低跌至-57点以下。而2012年4月以来期现价差已收敛至0轴上下5个点左右。相当一段时期平均价差已收敛在9点左右,令期现套利很难介入。
跌幅缩小、价差收敛,缓和了A股市场股价波动率。经计算各阶段统计量发现:2007年到股指期货上市前波动率0.0245,上市后波动率降至0.0144。但峰度从上市前4.10上升到4.34,尖峰厚尾现象略有增加。沪深300指数波动率长期以0.200为振荡中枢,峰值一度高达0.035;期指上市后因引入双向机制,其60天波动率减弱,在0.015附近形成新的振荡中枢。采用国际著名计量经济学家萧政教授等2011年最新成果“面板数据政策评估法”测算,证实股指期货上市降低股市波动率近20%。
升贴水和套利
市场前景取决于投资者信心。股市信心体现于股民持股,期市信心体现于合约“升水”。期指上市以来,虽期现两市总体下跌,但期指总体保持“升水”,即期货价格高于现货,远月合约高于近月。与之相反的“贴水”则屈指可数,稍纵即逝。
总体“升水”意味着保持正向套利趋势,即不管熊市牛市,买入低价股票同时卖出高价期货头寸,无风险赚取其中价差。正向套利对股市形成购买力,支撑股市上行;同时修复期现价差,间接平滑股市波动。
到期日回归
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未来;买股指期货,就是买沪深300成份股的未来。股票的未来没有日期限定,股指期货却有着明确的期限,即合约到期月份的第三个周五。投资者预测沪深300只成份股未来价格偏低还是偏高,到期日自然见分晓。故从合约到期日前3至5个交易日起,期指走势必然向沪深300现货价格逐步回归。
2012年8月17日,35亿天量资金进入股指期货第28个交割日。主力合约IF1208持仓16910手创交割前夜之最,期现指数升水9.53点。当日IF1208大跌26.6点即1.14%,新晋主力IF1209及IF1212、IF1303跌幅均在0.4%上下。反观上证综指却上涨2.69点即0.13%,可见股指期货到期日走势并非必然影响股市大盘。
交易模式
除套保外,期指上市也催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套利,投资者经历了“上市初期遍地机会,而后逐步减少,现今偶发机遇”的演进过程。套利主要基于一篮子股票的期现套利,基于ETF组合也有较好的尝试。
国内基金规避系统性风险、获取绝对收益的传统手法多为集中持股、大幅频繁调仓、抛售止损等,而期指时代则更多通过期现对冲、组合beta值调整及程序化、数量化对冲手段。期指推出后场内基金成交量显著增长,180ETF等也出现份额增长,初期主要源于套利,长远则更着眼于资产配置和对冲。此外基于期现互通还可以创新资产配置、多空头、市场中性、保本策略、alpha与可转移alpha策略、各类套利等多种交易模式,它们之间纵横交互,正推动中国股市逐渐远离单一追涨杀跌的初级阶段。
资金流向
沪深300成份股系根据流动性和市值规模从沪深两市选取,主要为银行、房地产、证券、能源、医药等大型特大型蓝筹企业。而游资经常炒作的题材股、ST股等根本无缘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动资金理性流向蓝筹企业,“调结构”意义重大。
产业资本利用期指开展套保,同样有利于股市“维稳”。据近期对重要股东的二级市场交易统计,2012年1至7月A股遭遇重要股东净减持310.79亿元,主要发生于中小板和⎧创业板⎫。虽然沪深300样本市值在近2400只A股中约占63%,但其成份股被减持仅58.14亿元,占比仅18.7%,其中1月、6月沪深300成份股不减反增持11.97亿和4.99亿。原因之一就是其大小非通过股指期货相应对冲锁定,而减持蓝筹股对市场的杀伤力远大于中小板。
典型案例
操纵期现两市价格变动的典型案例,首推1997年—1998年香港“金融风暴”。这场“金融风暴”中,国际炒家的典型手法是抛空港币和⎧港股⎫,造成汇市和股市暴跌,打压期指攫取暴利。而香港政府“金融保卫战”最终顶住了国际炒家的疯狂进攻。历史充分证明这种“用现货打压期货”的伎俩不难识破,只要监管当局处置得当,操纵期现两市的阴谋根本无法得逞。
大量事实证明:“现货与期货”这对矛盾统一体中,现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期货源于现货并对现货有一定反作用熊市中主要体现为减压、缓冲,而归根结底是现货价格决定期货价格”正成为投资者的共识

股指期货对股市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众所周知,股指期货对股市来说肯定有一定的影响,那么股指期货对于股市又会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是小编收集了一些股民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以下是详细内容,以供所有投资者参考了解。
有一些股民认为肯定有影响,今天交割日,空单要获利的话必然做空A股,才能打压期指获利!所以你去仔细看一下自从股指期货上市以来中国A股一路下滑,最高才3000点,为什么?做个有心人,看看每天的多头和空头持仓就知道了,肯定会有反弹,但在反弹中空头会回补沪深300,然后再度做空A股,一直如此,所以中国股市已经死了!这是管理者不愿承认的事实,一旦承认就会使股指期货推倒重来。
很明显的一点,现在大资金在股指期货里上下都挣钱,而A股市场只能上涨才能挣钱,所以向下打压A股就是一小部分的人挣钱,而股指向上是大部分人都挣钱,那么所有人用屁股都能想到中国股市会怎么运行了!
也有一些股民认为股指期货无法影响市场走势。自2010年股指期货推出以来,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经历了完整的牛熊市场周期转换,实践证明股指期货是中性的风险管理工具,主要是为投资者的现货头寸提供风险对冲工具,股指期货市场的运行不会左右现货市场的涨跌,经济基本面和资金面才是决定股市的基础因素。
股指期货对股市有哪些影响
一是市场下行期间现货市场交易不通畅,停牌股票多,跌停股票多,股票市场流动性急剧下降,而流动性充裕的期货市场承接了现货市场大量的卖压,充当了股票市场的“泄洪渠”。
二是作为套期保值工具,大量持有现货的机构,如证券公司、基金、保险等,通过在期货市场卖出股指期货,而无需在现货市场上抛售股票。
因此,股指期货价格下跌和贴水是股市下行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股指期货在近期市场大幅调整中的作用充分说明,股指期货是一个中性风险管理工具,限制股指期货交易会破环市场原有结构,加剧市场动荡。当遇到现货踩踏、流动性遇阻的恐慌情绪时,更应该保持股指期货通道畅通、确保股指期货流动性,为现货市场分担压力。
未来,应更加重视和积极研究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在市场中的功能,充分发挥他们规避风险、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使市场走得更加稳健。

股指期货与大盘的关系股指期货实际上也是一种期货,其标的是大盘指数。股指期货的推出,为股票市场提供了一种对冲机制,其最大的作用,是使套期保值具有双边性。简单来说,它的“亮点”功能,就是为做空获利提供了一个重要渠道。股指期货的交易规则,和期货几乎没有差别。在开盘时间上,比股市早开盘15分钟,收盘比股市晚15分钟。
一般来说,大盘涨,股指期货也会涨,大盘跌,股指期货也会跌。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认为,股指期货涨,大盘也会涨,股指期货跌,大盘也要跌。如果我们立足于大盘,那么研究股指期货主力合约动向,推测主力资金对于大盘后市的态度,有助于我们研判大盘短期走势。
通常,我们只研究主力合约,即当月合约或者近月合约。股指期货的交割日为每月的15日,例如在2010年8月15日以前,我们主要观察1008合约(2010年08月合约);在2010年8月15日以后9月15日以前,我们主要观察1009合约。
由于股指期货实行“T+0”的交易制度,即“即时买卖制度”,所以,这里也成为大资金的短线博弈主阵地。在主力合约被疯狂拉升或者遭到粗暴打压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十手、几百手的连续大单,这绝对不是一般散户的力量可以达到的。由此可见,主力合约,有时会被某些大资金所操控,成为他们别有用心的工具。
在大盘下跌之前,主力资金有时会有意拉动股指期货主力合约,给市场造成一种上涨的假象,调动资金去推升大盘,而自己却在暗中出货,等到目的达到之后,反手做空,刚才做多赚一笔,现在做空再赚一笔,可谓“一石二鸟”。而且这种伎俩经常会出现,屡试不爽。
例如,2010年6月23日早盘,1007合约被一批资金频繁拉动,脉冲式的连续上攻,然而我们监测到的大盘资金却是持续流出,而且流出幅度伴随着大盘的上攻越来越大。6月28、29日故伎重演,果然在28日当天出现跳水,紧接着29日大盘出现将近百点的长阴线,30日、7月1日连续下挫。
在上涨之初,主力资金也会故意打压主力合约,让市场处于一种悲观氛围之中,自己好暗中吃便宜货。
例如,在2010年7月1日、2日、5日三个交易日,1007合约频频遭到打压,而我们监测到的大盘资金进状况却是大资金持续增仓,果然在2日下午大盘出现反攻,上涨持续3周,涨幅达到15.5%,上涨350点。
这些看似简单的手法,对于普通投资人来说,却不易识破。实际上,识破这些阴谋的办法不局限于通过资金监控,通过一些盘口动向,我们也可以看出倪端。例如,观察一些样板股,大单接盘,表示主力资金暗中吃货,大单暗卖,说明主力吐货。这需要我们细心的去发现,认真的去分析。
小结:本章我们通过研究大盘、即时操作策略,旨在初步论述进场时机,使大家对选时有一个初步的概念。随着我们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们会更深一层的,对股票操作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