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纷繁复杂,选股策略也是形形色色。但万变不离其宗,“选对行业,投资就成功了一半”。[淘股吧]
通常,我们会以行业集中度高或者低为选股标准。有投资者认为,选行业就要选集中度高的。
理由是:集中程度高的行业易出牛股。在经过一轮轮的行业洗牌过后,淘汰了大部分劣质公司,剩下市场份额占比高的大型企业,由于业绩够稳健,股价容易上升,比如水泥行业的海螺水泥、空调行业的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
也有投资者认为,不要选集中度高的,要选就选集中度低的。因为行业集中度高不是诞生牛股的核心因素,典型的比如石油业、钢铁业、电信业等,都是集中度非常高,可是却没能给投资者带来丰厚收益,反而适得其反。
相反,那些早期集中度较低的行业,才更容易诞生牛股。比如,白酒、乳制品、医疗研发服务CRO、仿制药、房地产等,由于龙头公司业绩靓丽、成长速度快,诞生了非常多10倍以上的大牛股。正是由于低集中度行业的成长性程度非常高,所带来的超额收益。
还有人认为,单纯依靠行业集中度高或者低这一指标,不足以选出优秀公司。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操作呢?

一、行业集中度市场特点
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的定义,是指某行业的相关市场内前N家最大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的总和,是对整个行业的市场结构集中程度的测量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的数目和相对规模的差异,是市场势力的重要量化指标。
行业集中度是衡量一个行业的产量或市场份额向行业核心企业集中的程度的一个指标。
从计量指标来看,使用比较多的是行业集中率(CRn指数)。一般用行业中排名前四位的企业占全行业总产量或市场份额的比例来表示。例如,CR4是指四个最大的企业占有该相关市场份额。
以地方性医药流通市场为例,2016年广西省医药流通市场CR3为42.4%,其中前三名分别是柳州医药、国控广西和广西九州通,其余300多家中小配送商共占57.6%市场份额。
这就说明广西省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程度非常低,未来可以通过企业间的并购扩张来整合市场,这在医药流通行业里非常常见。

通常,根据行业集中度从低到高,划分为离散竞争市场、同质化竞争市场和异质化竞争市场三种。所呈现的特点如下图所示:

来源:百度百科
当市场集中度较低的时候,企业数量多,格局较为分散、也比较乱,称为“离散竞争竞争”。
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间开始不断进行市场扩张、渠道拓展,最典型的就是并购整合手段,一些小企业被逐步淘汰或者被大企业收购,市场开始呈现出寡头垄断结构,但由于产品差别不大,出现了“同质化竞争市场”。
当行业成长到了“异质化竞争市场”,CR3市场份额开始下降,但前十名企业的市场集中仍在不断上升。部分“黑马”行业异军突起,以独特的买点及市场细分化策略掠夺市场份额。

二、行业集中度高易出牛股?悖论
我们回到实际的选股逻辑上。
为什么说“行业集中度高易出牛股,是一种幸存者偏差。”因为集中度高的行业,并不代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就会下降,就能诞生优秀的公司。
就拿前面提到的海螺水泥为例,在20年前的时候由于水泥行业集中度低,价格战非常激烈。当时以安徽海螺、华新水泥冀东水泥祁连山等前十名企业的行业集中率为30%,占比较低,而且非常分散。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水泥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从2014年到2019年,水泥熟料集中度CR10从52%上升到58%;CR50从74%上升到76%,均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年底,国内水泥熟料产能CR10、CR50分别达到58%、76%。截止到2019年底,中国(不含港澳台)前5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设计产能共计13.8亿吨,占全国总产能的76%。其中,前10家大企业集团的水泥熟料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58%,比上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

但由于水泥行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需要将其划分成六大区域。其中,行业集中度最高的是东北区域,CR5高达71.34%;其次,华东CR5达到53.48%。
分企业来看,中国建材和海螺水泥占据华东市场较大份额。分城市来看,浙江、安徽、江西市场更为集中,CR5均在80%以上,其中,浙江、安徽的CR1均超50%,两地龙头分别为南方水泥和海螺水泥。
从海螺水泥上市以来的股价走势图来看,明显呈现出在短期内“上蹿下跳”的周期性特点。
最关键的是,公司突破周期性股价瓶颈是在2019年1月。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随着市场向头部企业集中以及错峰限产、控量保价等,水泥行业的周期性逐渐变弱。

相反,全国熟料产能市占率高于海螺水泥,排名第一的中国建材,股价并没有走出海螺水泥般的牛股行情。

类似的,还有我国行业集中度高的航空业,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南方航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格局,最近十年CR3保持在64%以上的高位。的确,三家公司的收入增长在150%-190%之间,但是股价却并没有什么起色。

通用航空指数 来源:同花顺
同样的,我们在生活中熟知的彩电业更为典型,行业集中度比20年前高太多太多,但是四川长虹、TCL等彩电龙头给投资者带来了很好的回报吗?事实上并没有,长线持股的话反而亏损惨重。

可能有人认为,处于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由于市场份额非常高,甚至形成垄断,于是就可以不断提价、肆意涨价,但事实上未必准确。
比如,1900年代早期的美国石油业、钢铁业等垄断公司,为了扩大产品的应用范围和场景,不仅没有大幅涨价,反而不断降价。
另外,统计世界长达100年的美国三大汽车企业,虽然在美国本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但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三家公司累计亏损约100亿美元,还陷入破产境地。因为,“大企业也有大企业的通病”,就是官僚作风严重、管理成本高企等。
由此证明,“行业集中度高易出牛股”是悖论。

三、低行业集中度,更合适?
那么,低行业集中度就一定能诞生大牛股吗?
举例来看:2003-2011年,煤炭行业处于高成长期,由于市场格局分散,单单在A股上市的煤炭公司,就有西山煤电冀中[gubar]能源[/gubar]、神火股份等十多家。由于这段期间,煤炭公司的业绩非常好,诞生了西山煤电等30倍大牛股。

再以白酒为例,CR3线上市占率从2019年4月的26.72%大幅提升至2020年4月的56.18%。其中,贵州茅台拥有强大的护城河,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占率从10.48%提升至48.64%。反过来,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股份的市占率均有所下降。

更为典型的是“空间大、集中度低”的食醋、料酒和酱料行业。
以食醋行业为例,2018年食醋行业CR3仅为24.82%,其中行业龙头恒顺醋业市占率仅为12.26%。而对比日本食醋行业,早在1989年CR3就达到了64%,行业巨头中醋店市占率更是达到52%。

可想而知,我国食醋行业集中度有多低。因此,整合空间非常大,相应个股的投资价值也更加突出。反过来,我国包装榨菜行业CR5由2008年的46%提升至2018年的79%,集中程度非常高,注意规避。
除此以外,其他集中度较低的行业,也诞生了大批高成长牛股。


四、如何有效选股?
毫无疑问,投资者更加偏好低集中度行业里的高成长性公司,因为可以享受高估值和高业绩增长的“戴维斯双击”。反过来,如果投资高集中度行业,就可能会面临估值和利润双重下降的“戴维斯双杀”。
但我们也清楚看到,即使是低集中度的行业也同样存在着风险。
就比如2011年后的煤炭行业,如今更多的是一地鸡毛,谁买谁亏。哪怕是被称为“永不衰落的朝阳行业”,仿制药在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下,诸如信立泰华东医药等曾经赫赫有名的白马股,也要经历暴跌。
事实上,不管高集中度、还是低集中度行业,都存在很大的增长潜力。从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只要行业盈利模式和管理层不是太差,有较好盈利前景的公司也有不错的投资价值。
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优质“赛道”。其次,结合财报分析、竞争优势,还有包括网络效应、定价权、规模经济、转换成本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如此进行选股才更有效。
总的来说,不管行业集中度高或低,投资者终归是要找到那些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和定价权,以及强大“护城河”的优秀公司。
(完)
lt;i gt;本文所写的内容,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看法,难念存在争议性。由于粽哥阅历所限,如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多多担待。 lt;/i gt;
lt;i gt;本文所提个股,不做投资买卖建议,仅供参考,不喜勿喷。 lt;/i g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