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基于福州理工学院模式下的科技创新:5G、物联网陈维 国脉科技GM TECH 昨天[淘股吧]

来源 | 国脉科技

近日,国盛通信与国脉科技董事长陈维对话,陈维以“基于福州理工学院模式下的技术创新:5G、物联网”为主题,分享了国脉二十年在技术创新上的探索与实践。

国脉科技是一家企业文化非常低调务实的公司,所以我们很少在公开场合和大家作交流,当然这有利有弊,例如很多人对于国脉的了解还停留在十几年前的网维网优业务,我也希望通过这次的演讲,让大家对国脉有个更全面的认识。

用一句话讲述国脉的技术核心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以数据分析为核心的科技创新企业,只不过我们把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在各个细分领域,并与前沿技术进行融合,创造出更多数据的抓手,为我们拓展更多的业务。

国脉的技术沿革

整个国脉技术的沿革其实是一个前台技术(IT、CT、IOT)与后台技术(DAT)的融合过程。


国脉科学园

90年代至2000年代,通信厂商还处于七国八制的状态,国脉通过技术手段进入朗讯、北电、摩托罗拉等设备厂商的管网,使设备之间可以无缝对接,统一管理,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数据分析技术(DAT)、信息技术(IT)、通信技术(CT)进行了融合,产生了信息通信技术(ICT)。我们也因此成为了A股市场上第一家以通信服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2009年,我们尝试将信息通信技术(ICT)与产业技术(ITind)融合,形成了物联网技术。我们首先挑战了汽车领域。从技术门槛来看,航天航空、军工最高,其次是车规级,再往下才是工业级、消费级。如果说能把汽车领域做好,我们认为往下延伸的消费级也可以做得好,从目前来看,也确实如此。在这段时期,我们打造了慧翰微电子,目前已是车联网领域的龙头企业。

2016年,我们的算法、数据分析出现质的提升。我们引进一系列数学家、科学家,在建模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并将信息技术(IT)与生物技术(BT)进行融合,使得我们在数据分析技术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2018年我们在此基础上将物联网技术(IOT)跟数据分析技术(DAT)进一步融合,做出了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并部署在了⎧大健康⎫领域上。为什么强调是应用技术?我们一直不希望将技术描述得太过高大上,我们目的是希望用这些技术解决目前社会上的痛点。

国脉之所以可以做到可持续的技术升级、技术融合,最核心的原因是背后有着一家100%控股的大学——福州理工学院,将每一个项目、每一个产业,对应到每一个专业,进行融合,保持可持续的科研投入,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福州理工学院大门

有人会问,你们如果聚焦5G、物联网,为什么要储备这些技术?5G、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是碎片化的,目前可预见的需求场景也不是那么的明朗,如果想做好,就必须要和传统产业进行深度融合。这不是做好一个简单的模组或是设备就能解决的问题,这将会是个系统工程,我们需要这些技术手段将这一融合发挥至极致。

国脉的发展战略

在业务上,公司内部一直在强调国脉的三部曲——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和乘法,2018年起国脉坚定聚焦5G、物联网。去年我们干了一件非常痛苦却又非常有意义的事,我们将所有非核心、低毛利、对未来没有帮助的业务全部剥离,过程非常艰难,但幸运的是结果还不错。我们的毛利率从过去的20%+,一路提升到58%。⎧占用资金⎫款项过大的项目不做了,经营效率大幅提升,财务风险也随之下降。科研变得更加聚焦,产业相关论文、专利、课题总数在2018年达到近300个。对于一家民营企业来讲,我个人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我自己也做学术,所以非常认可这一点。

2019年我们将加强5G主业,尤其是针对网络规划设计,这一块也是我们老本行。这是目前通信行业最赚钱的业务之一,毛利率可以达到90%左右。除此之外我们会加强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创造出更多、更丰富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从而提升营收规模与盈利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国脉未来的收入将不再局限于运营商,我们将业务从专业技术服务,逐渐推广至更为广阔的公共服务中去。

对于未来物联网这一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将通过什么模式来运行?

国脉的每一个产业都会对应福州理工的一个专业,比如通信专业对应设计院,物联网专业对应慧翰微电子,生物信息学专业对应国脉生物等,这种模式将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的研发投入与人才储备。当技术延伸到传统产业时,也应当要有相应的专业进行对接,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融合。比如说我们的物联网技术在养老领域应用时,我们还对应了护理康复学院,该学院不仅为我们的解决方案提供真实的案例支持,还同时输出相关的人员服务。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真正做到将我们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向多领域扩张,并且同时维持着我们独特的高壁垒。


福州理工学院图书馆

国脉的核心壁垒

这些壁垒有哪些?

(1)基于福州理工学院模式的人才壁垒

国脉有着一种非常有特色的模式——讲师+工程师+技术股东。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招募行业领军人才,引入国脉体系。我们知道科研人员是有情结的,不是钱这么简单就能吸引到。我们在福州理工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研发环境,并由国脉为他们提供精准的产业研究方向与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此基础上,所有课程由他们来设计,用一线实际案例来设计课程,可以进一步为我们培育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这种模式可以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培养人才”。

从人员配置上来看,我们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顶尖人才,很难想象在福州能够吸引到这么多高端人才,我们有贝尔实验室的研发团队、德国马普所的计算生物团队;传感器方面有村田、博世、歌乐的高级工程师;通信方面有来自博通阿尔[gubar]卡特朗讯[/gubar]、爱立信、LG等等。而且他们不仅仅是管理人员,大部分还是高级工程师,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具体落到报表上,这种模式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以5G规划设计为例,我们知道规划设计它是有行业周期的,周期下行时部分设计院会选择裁员,周期上行时再聘请回来,所以弹性会有所受限。

国脉会怎么做?周期下行时,这些工程师回到大学继续设计课程、安排课程、教书,忙季时,又可立刻上岗,所以我们有较优的弹性。现在大家在实践中看到的4G设备是什么样,我们学校的实验室就是什么样,学生每天接触到的就是一线最真实的情况,所以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大四实时,就可以立马发挥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国脉设计毛利率可以一直维持在90%左右,为全行业第一。同时这也减少了对于人员流动的顾虑,国脉科技可以说是通信规划设计领域的黄埔军校,几十年来被挖走了许多工程师,但我们不怕,因为背后还有数千名学生作为储备,而高级工程师相较于同行又更加稳定,挖不走。

最重要的是,这种模式可以输出,并且可以快速部署。以收购的黑龙江设计院为例,国脉的模式使其一年之内毛利翻倍,并且实现扭亏为盈。今年我们会加强这一块业务,有部分⎧投资者⎫讨论国脉是不是民营设计院的龙头,今年过后,相信大家就不会有这方面的质疑了。


公司参与编辑的通信专业教材

(2)基于福州理工学院模式的研发壁垒

现在中国校企结合一直做不好,原因其一是高校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通过企业来指导高校基础研究方向,效率会更高。同时学校又能弥补企业的短板,一家企业能在一个技术领域有所突破已不容易,而高校却可以做到多点开花。这种模式很适合物联网,因为物联网场景是十分碎片化的,每个场景都需要特定的模组、设备、解决方案,这个对于企业而言非常难,但是和一所大学一起来做,是可以做到的。

中国校企融合难以突破,最大原因就是⎧知识产权⎫不明晰。大部分企业和高校合作做出的知识产权既属于教授,又属于高校、企业,光是知识产权纠纷就很复杂。但是我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学校是100%由公司所有。这是一个升级版的“硅谷+斯坦福”模式。

该模式的成果如何?

至今为止福州理工已经建成64个产学融合实验室,其中包含了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研发平台。从光通信、数据通信到4/5G无线通信,全球主流的专业通信设备在我们实验室都看得到。如果您想研究通信历史欢迎到福州理工参观,各阶段设备都在那里。再举例,我们有两条车规级的生产线在福州理工,白天生产出来的模组供给国内一线车厂,到了晚上生产线交给学生和老师做实验,真正做到产教融合。

2018年,跟国脉产业相关的论文达79篇,相关横向/纵向课题数达76个,较上一年度增幅分别达84%、29%。

以我们的慧翰微电子为例,在与福州理工学院的合作下,我们从30-200元的车规级通信模组产品,逐步升级为500-2000元的汽车电单元产品(如TBOX、BT PEPS等),再到今年推出的车联网域控制器,单价也随之提升至5000元以上。近期市场许多企业开始布局TBOX,而我们早在2009年就将成品做出来了,下一步我们将着手研发汽车计算机,将产品价值提升到一万+。

T-BOX

慧翰微电子是目前国内车规级 WIFI /蓝牙模组的龙头;T-BOX出货量全国第一;也是国内第一个推出4G TCU的公司,并用在了国内第一款互联网汽车上;在去年的时候完成全球最大的软件空中升级(FOTA);2019年推出首个基于域架构的车联网智能系统。最近慧翰正在筹备⎧科创板⎫。


还有一个标志性项目是国脉生物。2017年中国的R&D的总投入是1.76万亿元,占美国的60%。其中基础研究占5.5%、应用研究占10.5%,剩下的84%是开发投入,因此我国R&D的主要投入是用在用户体验和效率创新上。所以,要实现从科技创新向高级科技创新的转变,就必须改变R&D中R和D的结构比例。

国脉生物这个项目是国脉首次真正做到从R&D中的D转向R,转向基础研究,这是非常成功的案例。通过技术的突破将建库成本大幅降低,并使得大规模人群的复杂疾病研究成为现实。

各地政府目前收集了大量的居民表型数据(如个人特征、病例等),这些数据缺一直以来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同时各地政府也希望推行自己的公共卫生计划(如解决地方复杂疾病问题),但进程也较为缓慢。

我们目前正在与某市政府合作,将在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现有的表型数据库基础上,高效地建立起近百万人的基因型数据库,并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建立起两个数据库间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关系,从而形成“地方复杂疾病数据库”,这样就可以实现疾病的精准预测、精准预防与精准医疗,解决当地的公共卫生问题。

这些数据库光是在一个城市就有望做到全球最大,如果将此模式进行推广,在此数据驱动下所诞生出的应用与解决方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空间会有多大。

这种产教融合的科研方式让我们的产业、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并会在国脉科技的平台上不断孵化出类似慧翰微电子、国脉生物等小而美的优质企业,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注入技术与模式的创新。

(3)基于福州理工学院模式的应用场景壁垒

科技应用离不开“以人为本”,福州理工学院为公司物联网、大健康等领域的业务提供了一个近万人的应用、实验场景,这将帮助公司实现快速、有效的业务反馈机制,优化现有解决方案,并可直观地给出成熟的应用范本,向社会大众复制与推广。

一个应用场景的重要案例就是我们从今年2月份开始推出的人工智能大学养老。我们把国脉的科技创新技术充分融入其中,这也是个非常有意义且新颖的项目。

现在的养老产业最大三个痛点:(1)高投入、(2)高成本、(3)缺乏温度。

我们直接将养老院建设在福州理工学院内部,让养老院和大学可以共用食堂、教室、运动场所等基础设施,我们还将规划的校医院升级成了一个护理康复医院,设施无需重复建设,这就解决了第一个痛点。

第二个痛点,我们将通过物联网技术为每个长者建立起生活规律和生理规律两个数学模型,并用数据分析技术来实现人工智能护理应用,从而提高了看护水平、降低了护理成本。

系统交互方面我们做得非常有温度。现在我们将模拟出这些老人的孩子的声音和长相进行3D成像,比如到点要吃药时,可以他子女声音跟他说:“爸,10点该吃药了”。在这基础上,还能定时播报子女的生活动态以及智能虚拟聊天。

我们希望这套系统最终可以减少老年人对于子女、护理人员的依赖,减少护理人员的重复性工作,并且是一套能够真正实现隐形适老化和隐形智能化的系统,让老年人在不需再学的情况下,很自然地使用起来。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通过老年人和年轻人融合互动的方式,真正提高了养老的温度。学生可以通过做义工修学分,或者做义工换住宿费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服务,老年人也可以通过“双师型”为学生授课的方式换取养老服务积分。根据我们的调研,高端养老机构40%多的长者是大学教授和高级医生。今年福州理工增加了护理康护学院,明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未来我们在高端护理康复产业的产教融合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种模式可以对外输出,在我们整个养老社区里面,涉及到四大场景,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护理康复医院,我们会做给大家看如何利用物联网、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技术提高运营效率,并将这做为范本在全国范围推广。仅是我们园区,就可以做到万人规模,园区内预计可以超过十亿级营收规模。如将技术、管理模式、解决方案进行输出到现有的养老机构、居家环境,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将会更为广阔。

诸如此类的应用场景,会在我们产学研融合的模式下不断诞生。

国脉的安全边际

简单讲讲国脉科技的安全边际。为了下一步高质量的战略发展,我们必须要有可持续的核心技术,同时必须为未来发展储备优质、稳健的战略资源,并且还要有充足的现金。目前我们净资产约32亿,其中一半以上是现金,剩下是2所本科大学、1所三甲邮电规划设计院、近50万平的自持建筑、超过2000亩以上的省会土地,资产优质稳健。

我们对外投资十分谨慎,都是一些高门槛标的,比如说黑龙江设计院、兴银基金、厦门国际银行、国脉生物等。

财务报表非常健康,有息负债仅占到17%,而且我们有非常顺畅的融资渠道,我们是工商银行全国100家的“总对总”的客户之一,交通银行战略合作伙伴。


业务结构优化之后,我们的毛利率从20%多提升至58%。我认为既然把自己定位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就应该回到高毛利水平,我们历史毛利率最高75%,这是我们目标。今年业务结构调整之后,Q1净利润环比增长接近10倍,随着5G的来临,我相信国脉接下来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总的来说,国脉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我们希望将一系列前沿技术更贴近民生,真正解决社会上的痛点。我们将继续保持自己低调务实的态度,但是也会加强对外的沟通,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与关注,谢谢!
陈维——基于福州理工学院模式下的科技创新:5G、物联网陈维 国脉科技GMTECH 昨天
来源 | 国脉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