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市场常见的逻辑误区是:到底什么是成长股?[淘股吧]

我们常见的消费股,一般PE在15-20倍;周期股,一般PE在8-10倍;成长股的PE,一般在30倍以上。

为什么要给这样的差别,因为消费股具有弱周期特性,也就是常说的防御性和业绩稳定性,因此往往是熊市热捧的品种,但是业绩弹性不大;而周期股具有强周期性,业绩弹性极大,但是高度依赖经济周期。

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股,则是同时具备这两种特性的稀缺品种,高成长性导致它既能在经济下行周期依然有高速的业绩增长,上行周期则更能爆发潜力。

正是这两种特性的叠加,才能给它一个30倍以上的高昂估值。

只是在美国等发达市场的成熟经验来看:科技和医药股里出成长股的概率明显更高。

但是回想一下A股,到底是什么时候,把成长股投资开始等同于科技股投资了?

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巧妙的概念互换,明明是炒一些业绩无法兑现的公司,却用成长股投资这种其实对业绩兑现要求极高的概念套上一层光环。

1,小市值公司就是成长股么?不是,很多是垃圾股。

2,科技股就是成长股么?不是,创业板已经充分证明,未来的科创板也会证明这一点。

3,大市值公司是不是不会成为成长股了?不是,比如苹果发明iPhone的那一年开始,它在一段时期内就是成长股。

4,茅台是不是成长股?这个问题非常难,其实按照成长股的一些定义来看,它可以部分被视为成长股,只要它的业绩无论经济周期如何,依然能维持在一个非常高的增速。

......

还有一个逻辑陷阱是:牛市是什么,牛市的本质就是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估值提升,情绪从恐慌逐步转换为狂热;另一个是盈利增长。

所以要想明白自己来市场是赚钱的,不赚情绪的钱当然也没错,甚至是值得表扬的。历史PE这种东西,其实就是告诉大家,如果情绪狂热起来了,历史上的情绪波动空间幅度是怎样的。

但是前提是知道自己赚的是哪一块的钱。

......

炒港股时间久了,真的会影响对A股的判断,我举个例子吧。

海通证券A股,28倍pe,1.4倍市净率,分红率31%,股息率1.6%。

海通证券在香港注册的海通国际证券,7倍pe,0.7倍市净率,分红率47%,股息率7.1%。

同时炒两边的股票真的要精神分裂才行,要孤立+隔离来看待不同市场,否则A股的股票根本贵的买不下去。这大概也是A股整体氛围盛行价格投机的主因,因为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95%的A股都太贵了。

......

1,白酒股最近大涨的原因是五粮液涨价。十几年前,茅台和五粮液并称,如同白酒界的清华和北大。但最近茅台一枝独秀,实际零售价到了1500元以上,和五粮液明显拉开差距。

五粮液为了表示我是二哥我还能打,所以咬着牙涨价了,主要是未来表示我虽然比不上茅台,但比别的小弟还是强很多的。

2,其它没啥可说的了。其实我还是挺喜欢这样慢慢来的股市,不至于整天看着东方通信市北高新人民网涨涨涨,咬牙切齿最后坏了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