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交易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即平时没有机会不动手,看准了机会再出手。因此一定要重视胜率!国内期货界有些无知小儿,整天说胜率没有意义,叫嚣着要取消胜率。可是他们精心选择进场点,千方百计地提高胜率,都还不一定能赚钱;可想而知,那些主张取消胜率者何其愚昧。这就好比打仗,你打完一次败仗,就跟你的上级解释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等会你又打完一场败仗,还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上级一听就火了:“来人哪,快把这个窝囊废给我拉出去砍了!”金融交易犹如战争,交易者必须想方设法地把仗打赢。[淘股吧]
主张取消胜率者过于看重止损的作用。事实上止损只是保护交易者的防守措施之一,不是制胜的法宝,不能必然导致盈利。止损的最高境界是尽可能少止损,因为交易质量与交易次数成反比,这一点任何人都不例外。不要总是推崇“超短神人”——这些人我连认识的兴趣都没有,因为他们的最高水平最多也就是跟市场打平。观察一名交易员的业绩,不能看他一时一地赚了多少钱,而是要把观察的周期尽可能延长,看他的长期表现。长期来看,超短线交易者的最佳业绩就是与市场打平。短期暴利说明不了任何问题。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其业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拉平,最终全部转化为手续费,也就是白干、白辛苦了。

对重仓交易者来说,不止损会一夜暴死,止损则会因为接连几次大出血而死。在这一行,只要不知道正确的做法,早死晚死,早晚都得死。所以“分散持仓、分批进场,先锋不赢、后续不进”的下注策略是极其重要的,可以延长账户的存活周期。但是,资金管理属于防守措施,不是进攻措施,是盾而不是剑。即便把资金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如果没有“掌握趋势、创造利润”的进攻能力,仍然无法盈利。因此知道什么时候是可以盈利的大机会,是极其重要的,否则无法创造利润以覆盖止损成本。中国古代兵法典籍《武经七书》里有一篇“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对于克敌制胜的规律,有着非常深刻的论述,值得后人借鉴。

唐太宗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一代明君英主。李卫公即李靖,唐代杰出的战略家和军事统帅。他们两人一问一答,写成了一部兵书,收在《武经七书》里面,就成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文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话是这样说的——太宗曰:“朕观千章万句,不出乎‘多方以误之’一句而已。”靖良久曰:“诚如圣语。太凡用兵,若敌人不误,则我师安能克哉?譬如奕棋,两敌均焉,一着或失,竟莫能救。是古今胜败,率由一误而已,况多失者乎!”这段话的意思是,太宗说他看遍《三略》、《六韬》、《司马法》、《尉缭子》、《吴子》、《孙子》等中国古代兵法圣典,发现可用一句话概括其内容,叫作“多方以误之”。

所谓“方”,用《孙子兵法》的话来说,就是“用正”,就是尽可能地不出纰漏,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方”者“正”也。“多方”就是用心良苦、苦心经营。用心良苦干什么?比如把战壕挖深点,粮食多积一点,同时士卒的训练、军纪的严明要达到要求等等。所谓“误之”,就是想方设法让敌人造成误判,要么诱导他们犯错误,要么分化瓦解他们,逼迫他们犯错误。这样就能掌握战场上的主动权,“致敌而不致于敌”。敌人一旦犯了错误,露出破绽,就可以“用奇”。奇正相生,不可胜穷。因此战场上的斗争,就是运用诡诈之道,以层出不穷的计谋,弱化消耗敌人,令敌人疲于奔命,露出破绽,最终为我各个击破。

李靖紧跟着回答:“陛下圣明。正如您所说的那样,但凡用兵打仗,倘若敌人不犯错误,则我军怎么能取得胜利呢?就像两个人下棋,双方势均力敌;一步棋下错了,竟至满盘皆输,无可挽回。所以古今争战,孰胜孰负,往往一个小的失误就决定了,何况多次发生失误呢?焉有不败之理?”李靖这段话很明白地指出,我军的胜利必须建立在敌军失误的基础上。若敌军不犯错误,除非我军占据压倒性优势,否则不可能取得胜利。也就是说,不存在“我吃定你了”这回事。用交易界的话来说,就是在交易中要尽可能地提高胜算,降低交易次数,提高交易质量。唐太宗和李靖不愧是身经百战的军事家,他们对胜负的理解完全一致。

譬如赤壁之战,为了让曹操误判并出错,周瑜和黄盖两个人合作,上演了一出苦肉计,最终达到了目的。所以古今胜败,往往一个失误就足以决定结局了,何况你犯了一个又一个错误呢?有些朋友频繁止损,账户伤痕累累,说明在交易中犯下的错误罄竹难书。所以建议大家没事的时候把交割单调出来,好好地分析分析,是不是因为脑子里的交易系统不明晰,并且在急于盈利的心理驱使下频繁交易,导致胜率太低?还是因为仓位过重,加上止损设置得太窄,导致反复止损?如果我们在金融交易领域达到一定的境界,那么彼此对交易的认识、看法也会基本上保持一致,很少有大的分歧。分歧大说明至少有一方是不成熟的。

下面谈谈主动进攻与被动进攻。在战场上,绝大多数进攻都属于被动进攻,主动进攻的例子较少,并且只在一种情况下会发生:敌对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占据绝对优势的一方开始“收拾残局”。更多情况下双方都是势均力敌的,所以主动进攻的机会很少。在交易市场上,更是几乎不存在主动进攻的情况,即没有人可以主动向市场发起进攻,人为制造“战机”,强行提取利润。因此所谓“被动进攻”,就是我进攻你的机会是你提供的。如果你不提供这种机会,我绝不会冒然进攻你,因为那意味着我提供了你进攻我的机会。这就是《孙子兵法》中所说的:“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也。”

金融交易中,我们和市场之间是单向的关系,这比战场上的双向互动关系要单纯。也就是说,我们的买卖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你没有必要“多方以误之”,也没有必要让市场先生对你发生误判,它对你不感兴趣。但是可以测试市场。即通过小单量初始头寸测试多空强弱,同时通过肉眼观图来摸清多空力量强弱对比的实情。并且始终有一点与战争很像,就是你既不能在市场没有出现失误的情况下冒然出击,否则会被市场抓住“小辫子”修理一通;也不能在市场出现明显失误的情况下视而不见,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赢得利润。那么究竟什么是市场的“失误”呢?回答只有简单的四个字,那就是——集体趋势。

作为一名交易者,我们的对手和敌人既非多头,亦非空头,而是应该把他们看作一个整体——市场。《孙子·军争》篇云:“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意为:“不要去迎击旗帜整齐、部署周密的敌人,也不要去攻击阵容严整、实力雄厚的敌人。”为什么说集体趋势行情的出现,就是市场在犯错误、在露出破绽呢?因为只有这个时候进场交易,才是最安全、也最容易获利的。相反,无趋势行情——或者叫“形态”,中继形态也叫“回撤”——就是市场先生的“正正之旗”、“堂堂之阵”,表明市场处于天衣无缝、无懈可击、无利可图的状态。当找不到市场漏洞的时候就应该停止交易,才不会给市场提供伤害自己的机会。

因此研判市场集体趋势行情何时到来、何时确立,并且只在集体趋势行情发动时才交易的能力,是交易者最重要的进攻能力,是一切交易行为的前提和先导。它通向盈利的道路,解决盈利问题。控仓和止损只能解决限制损失的问题,不能解决如何盈利的问题。盈利是被减数,损失是减数,净利润是二者之差。你把减数做得再小,哪怕做到零,如果被减数不大,你的“差”仍然有限——你不但要节流,还要开源啊!好在,市场先生不会只犯一次错误。相反,它每年都会重复它的错误。所以大家不必担心交易机会匮乏。你只需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在市场先生有漏洞的时候,及时把它识别出来,就会有源源不断的交易机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