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300348 [淘股吧]
以下是基金机构调研的记录报告:
一、 介绍环节
公司介绍与一季度业绩基本情况:
长亮科技成立于2002年,于2012年创业板上市。主要从事银行IT业务,目前已经外延到金融科技业务。目前公司业务覆盖三大板块,第一块是传统和新业务板块(占营收50%);第二块是互联网业务(包括消费贷、金融贷等,占营收20%);第三块是大数据业务以及其他配套业务(占营收30%)。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3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5.44%。本报告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1、金融核心类解决方案业务持续增长;2、互联网金融类解决方案、大数据类解决方案业务也取得较快增长,并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的成本管控措施也初见成效。
公司连续4年营收增长40%以上,扣非主营业务净利润连续三年增长在40%以上。海外培育业务有3000多万的亏损,主要成本在于渠道培养、团队培养和建设。
公司四次业务转型历程:
第一个转型是立足银行核心业务率先转型涉足金融互联网领域,目前在金融互联网领域也有很强的竞争力。
第二个转型是2014年的泛金融化转型。服务客户从银行开始向基金、财务公司等多样金融机构延伸。
第三个转型是2015年的国际化转型。目前已经打开了东南亚市场,马来西亚、泰国、印尼都在前5名的银行中取得了突破。
第四个转型是去年开始“近C化”转型。开始从toB公司转型向C端靠拢,不直接从事C端业务,而是通过B端业务贴近C,与今年流行的BtoBtoC理念相似。
营收水平一直在提升,由于企业持续扩张转型的因素,利润率并不理想,但未来随着转型逐渐落地利润率水平将持续好转。
与腾讯在银户通的合作金融机构互联网化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包括三个方面:
1)通过腾讯引流,解决金融机构低频业务互联网化的问题。过去银行在各个地方开网点,引流完全依赖于网点布设,互联网化以后能够打破地域问题。金融机构在互联网时代提出的解决方案是把金融机构聚合到一个互联网平台上,形成一个互联网化营业厅,通过数量解决低频业务问题。
2)快速并且成本可控地解决互联网化问题。银户通平台可以通过集中研发来提供相关技术,从而低成本高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3)帮助机构实现金融创新。平台聚合很多家金融机构,新业态下金融云平台将给金融机构提供目前想象不到的金融创新空间。
二、Q&A
1、和腾讯的合作对公司的商业模式有什么影响?商业模式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预计本质上的主营的商业模式没有变化,公司仍然是提供自身产品给银行部署的商业模式。但未来会尝试云的商业模式,通过银户通收取年费、定制开发费、交易收费和广告收费。
其中,定制开发费指的是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定制化的云上系统,这部分在云上的定制化开发的模式和目前的商业模式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预计未来的大部分收入将来自交易收费,目前这种交易收费的模式已经在海外试行了;广告收费是未来可以尝试的新领域,可能来自金融产品的推荐等。
2、未来一年,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怎样的产品形态?未来一年有阶段性目标吗?
对消费者而言会有比较大的变化。目前,消费者在手机银行在操作银行账户的过程中,需要在相应的网银APP进行操作。未来,银户通的用户可以用统一的银户通APP进行多个银行的网银操作。比如,挑选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时,不要打开各家银行的APP进行查看,而是直接可以在一个银户通平台上进行比选。未来,将通过APP、微信小程序和QQ实现常用的手机银行功能,之后还会继续增加更多功能。
目前感兴趣的银行非常多,还在紧急的开发与摸索中。
3、银户通平台,除了给银行提供服务之外,是否也给基金、券商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
公司从2016年开始,就已经把银行的理念和技术带到基金行业,给基金行业提供了基金销售系统,叫A+钱包。事实上,基金也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直销,因此公司未来会考虑把这个产品放到银户通平台上来,但是具体的时间计划不好确定,因为公司目前的主要精力在拓展银行客户上。
4、和腾讯的合作是排他独家的吗?
是排他合作,合作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等成果均为双方共有。
腾讯的资源投放和公司的能力释放,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推进过程。腾讯会根据公司能够吸引到的客户量释放相应的资源。
5、公司如何处理金融交易数据?各大银行是否愿意将自己的交易数据放到云上?
公司两年一度接受银监会审计。没有金融机构同意,数据是不属于公司的。公司只是致力于提供服务,多也只有前端数据,不掌握后端的交易数据。
6、银户通收费问题?
尚未确定。目前还在和金融机构沟通,会符合基本的商业规律,将根据实际为金融机构创造的价值收取相应的费用。
目前看来,收费定价还没有非常合适的参考价格,但是收费模式上预计会有较大创新。过去的银行IT服务等B端业务存在一个问题:客户不会根据你给他创造了多少价值而支付多少费用,而是根据成本和市场行情进行支付,而未来的金融云服务将有希望通过实际效益收费。
7、公司的海外业务进展如何?微信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非常快,未来会怎么合作?
海外整体形势不错。近期在泰国以较高的价格击败了美国的竞争对手,中标了前5大银行的项目,代表公司的业务水平已经在国际上具有非常大的竞争力了。海外目前处于把国内传统业务推出去的过程中,主要目标在于抢地盘,所以海外商业模式上暂时没有考虑创新,和国内目前的主营业务一样。海外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目前的忧虑在于团队、产品、服务的国际化程度有点跟不上。公司目前海外金融领域拓张比腾讯走得快,因此暂时没有考虑和腾讯在海外的联动。
8、银行IT业务是否存在业务天花板的问题?会不会吃了这家没下家?
传统模式可以预期在未来若干年还有持续的增长。虽然理论上有一个顶点,但是目前距离天花板还比较远。目前公司的生产力仍然跟不上需求,人员常常不够。
同时公司在积极进行模式创新的探索。目前,金融互联网化的需求非常大,从平安更名平安科技就可以看出来。金融互联网化的过程中,金融对IT的需求将会迎来非常大的增长,未来将与客户的价值挂钩,如果这一块能够有所突破,实现行业与金融机构的共赢,预计增长快空间更大。
9、腾讯将如何定位银户通和微众银行的关系?长亮扮演什么角色?
在腾讯眼中,银户通和微众的战略重要性是一致的,都是腾讯参股的企业。实际业务并不重合。微信银行主要是放贷,而长亮主要是提供专业的银行IT服务,因此业务定位有所不同。
10、公司开拓金融云未来几年还将持续增加公司的费用和成本,投资者应该如何看?
从业务和技术的角度来看,主要看各个业务的竞争力。因此,公司更看重业务收入的有效增长,即业务质量没有下降的情况下,收入增长的情况如何。公司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一直走在转型的前沿,从而能够跟上未来趋势的变化。公司作为一家员工全持股的公司,更加考虑长远发展,会做长远决策。
11、银户通与兴业银行的“银银平台”功能定位相似,未来是否存在竞争问题?
银户通提供的是一种可选方案,是一个开放性的平台,供金融机构自由选择加入,因此银户通和银银平台有本质上的不同,不存在竞争问题。事实上,银银平台未来将是银户通的潜在客户。
12、公司由ToB业务转型,团队人员更擅长和银行等B端合作,未来考核指标不仅要考虑银行客户数,还要考虑平台上的C端用户业务量。有什么推广APP和小程序的办法?是否会成立专门的互联网团队做C端业务?
公司实行近C化转型已经近两年了,因此有一定的人员储备。公司选择和腾讯合作是因为看重腾讯的互联网基因,对于公司的C端业务转型与拓展有重要的助力作用。未来双方团队将共同开展相关业务,产品品牌和知识产权都属于双方共有,因此双方将在人员、资源、团队等方面开展合作。
13、金融信息化的公司很多,公司和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公司是一个IT服务公司,本质上难以和其他公司有不同。
但是公司在金融机构的相关服务上基本做到了全覆盖,并且都做到了细分领域的前三名。公司发明的互联网交易平台系统(互联网核心),是金融机构互联网转型的核心部分,该产品服务一直处于市场领先水平。同时,公司具有强大的银行内控、财务分析、风控的产品和服务,均做到了市场一二名的水平。公司业务覆盖了金融机构的长期发展需求,包括未来互联网转型的需求,是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提供各领域服务的顶尖服务的公司。
14、新的商业模式中交易收费这块将如何推进?如果其他竞争对手还是传统收费的状态,公司的新业务如何收费?
国内IT服务公司是红海竞争的状况,未来新业务的盈利模式还不是很成熟,收费模式暂时无法明确,未来仍将摸索。未来目标是方便消费者和金融机构,最终培养用户的银户通使用惯。实现消费者、金融机构和公司三方共赢的局面。
15、很多银行已经自己摸索开展了金融云的尝试,目前银行对金融云的态度是否有转变?和他们之前自己开展的时候有什么不同?
公司提供了新的金融云模式,和银行之前尝试的金融云不存在竞争关系,未来重点在于摸索共赢的路线。
传统的金融云其实是托管业务,与公司做的金融云业务有本质区别。过去金融云不具备业务实现的客观条件,银行的主要业务还是在银行手里,真正上云的业务非常少;目前已经具备了业务成熟的外部条件,新模式的金融云可行。并且,金融机构已经意识到引流不是它的长项,将会开始考虑和其他机构合作,从而银行有了开放合作的动力。
16、新的股权激励中没有海外业务的目标,这个是出于什么考虑?
激励主要给在盈利板块,海外业务目前不盈利因此没有制定相关的激励计划。但是,海外业务也在摸索激励模式,未来将会纳入。
17、公司的产品线比较丰富,资管新规对公司的新业务会有什么影响?
没有什么太大影响。
18、未来产品形态是什么样的?
银户通是网上营业厅的形式,产品形态不是一家银行一个入口,而是拥有一个统一的入口,各家金融机构均在同一个平台内。
19、未来公司如何开展新业务营销?
未来营销包括对金融机构的营销和C端的营销。公司将更注重金融机构推广营销,腾讯更注重C端推广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