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淘股吧]
2017年,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827 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6年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三季度增长6.8%,四季度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 468亿元,比2016年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 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 032亿元,增长8.0%。
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畜牧业稳定增长
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1 791万t,比2016年增加166万t,增长0.3%。其中,夏粮产量14 031万t,增长0.8%;早稻产量3 174万t,下降3.2%;秋粮产量44 585万t,增长0.4%。棉花产量549万t,增长2.7%。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 431万t,比2016年增长0.8%。其中,猪肉产量5 340万t,增长0.8%;牛肉产量726万t,增长1.3%;羊肉产量468万t,增长1.8%;禽肉产量1 897万t,增长0.5%。生猪存栏43 325万头,比2016年下降0.4%;生猪出栏68 861万头,增长0.5%。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企业利润较快增长
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2016年实际增长6.6%,增速比2016年加快0.6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5%,集体企业增长0.6%,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1.5%,制造业增长7.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比2016年增长13.4%和11.3%,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8和4.7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23 230亿元,比2016年增长10.7%。

1月—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8 750亿元,同比增长21.9%,比2016年同期加快1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36%,比2016年同期提高0.54个百分点。
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商务活动指数持续处于景气区间
全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比2016年增长8.2%,增速比2016年加快0.1个百分点。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7.9%,比11月加快0.1个百分点。1月—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9%,比2016年同期加快2.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利润增长30.4%,加快28.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8.0%、15.0%和15.1%。
12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4%。邮政快递、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信息技术服务、银行、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57.0%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为50.9%,连续8个月位于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连续7个月保持在高位景气区间。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下同)631 684亿元,比2016年增长7.2%,增速比2016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232 887亿元,增长10.1%;民间投资381 510亿元,增长6.0%,比2016年加快2.8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0 892亿元,增长11.8%;第二产业投资235 751亿元,增长3.2%,其中制造业投资193 616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375 040亿元,增长9.5%。基础设施投资140 005亿元,增长19.0%,比2016年加快1.6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比2016年分别增长17.0%和8.6%,分别加快2.8和4.2个百分点;高耗能制造业投资比2016年下降1.8%。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629 815亿元,比2016年增长4.8%。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519 093亿元,增长6.2%。1月—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与1月—11月同比持平,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与11月环比增长0.53%。
全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9 799亿元,比2016年增长7.0%,增速比2016年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9.4%。房屋新开工面积178 654万m2,增长7.0%,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0.5%。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69 408万m2,增长7.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3%。全国商品房销售额133 701亿元,增长13.7%,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1.3%。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25 508万m2,增长15.8%。12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58 923万m2,比2016年末下降15.3%。全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156 053亿元,增长8.2%。
市场销售平稳较快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6 262亿元,比2016年增长10.2%,增速比2016年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60 613亿元,增长8.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4 290亿元,增长10.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 972亿元,增长11.8%。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39 644亿元,增长10.7%;商品零售326 618亿元,增长10.2%,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150 861亿元,增长8.2%。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通讯器材、体育娱乐用品及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11.7%、15.6%和13.5%。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4%,环比增长0.7%。

全年全国网上零售额71 751亿元,比2016年增长32.2%,增速比2016年加快6.0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 806亿元,增长28.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5.0%,比2016年提高2.4个百分点;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6 945亿元,增长48.1%。
进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全年进出口总额277 921亿元,比2016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其中,出口153 318亿元,增长10.8%;进口124 603亿元,增长18.7%。进出口相抵,顺差28 716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6.8%,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6.4%,比2016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2.1%,占出口总额的58.4%,比2016年提高0.7个百分点。12月份,进出口总额27 06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出口15 342亿元,增长7.4%;进口11 722亿元,增长0.9%。
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6年上涨1.6%,涨幅比2016年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城市上涨1.7%,农村上涨1.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4%,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6%,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1%,交通和通信上涨1.1%,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4%,医疗保健上涨6.0%,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2.4%。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5%,猪肉价格下降8.8%,鲜菜价格下降8.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8%,环比上涨0.3%。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16年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态势;12月份同比上涨4.9%,环比上涨0.8%。全年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2016年上涨8.1%,12月份同比上涨5.9%,环比上涨0.8%。

居民收入增长加快,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


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 974元,比2016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2016年加快1.0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 3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 43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1,比2016年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2 408元,比2016年名义增长7.3%。按全国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 958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3 843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 495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34 547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64 934元。全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 322元,比2016年名义增长7.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全年农民工总量28 652万人,比2016年增加481万人,增长 1.7%。其中,本地农民工11 467万人,增长2.0%;外出农民工17 185万人,增长1.5%。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 485元,比2016年增长6.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钢铁、煤炭年度去产能任务圆满完成。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0%,创5年新高。商品房库存水平持续下降,12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比2016年末减少10 616万m2。工业企业杠杆率不断降低,11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8%,比2016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下降,1月—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26元,比2016年同期减少0.28元。短板领域投资加快,全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农业投资分别比2016年增长23.9%、16.4%和16.4%,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6.7、9.2和9.2个百分点。
创新发展持续发力,新动能继续较快增长。全年全国新登记企业607.4万户,比2016年增长9.9%,日均新登记企业1.66万户。航空航天、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2016年增长11.0%,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2016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2016年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是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绿色发展扎实推进,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6年下降3.7%。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城镇化率持续提高
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 008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737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 723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2.43‰;死亡人口98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从性别结构看,男性人口71 137万人,女性人口67 871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 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 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 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1 347万人,比2016年末增加2 04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7 661万人,减少1 312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8.52%,比2016年末提高1.17个百分点。全国人户分离人口(即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91亿人,比2016年末减少98万人;其中流动人口2.44亿人,比2016年末减少82万人。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 64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42 462万人。
上游铜价表现稳定,涨幅较大
2017年铜价表现非常强劲,是近6年来涨幅最大的一年,伦敦金属交易所(简称LME)三个月综合铜由2016年的年涨幅17.24%扩大到2017年的31.46%,2017年开盘5 542.50美元/t,最高上冲到7 312.50美元/t,最低下探至5 450.50美元/t,收于7 251.50美元/t。
1月份,虽然有中国的春节对铜市场产生不利影响,但国内经济报告利好不断,2016年四季度GDP为6.8,1月官方制造业PMI继续好转,连续6个月站上荣枯线等等;美国方面,特朗普于1月21日正式就职,作出一系列新规。其中签署政令要求基建项目被列为高优先级,缓解了此前特朗普绝口不提其上台之前承诺选民的基建计划所带来的市场忧虑。产业面上,供应端利好因素也不少。先是智利Escondida铜矿宣布罢工,后印尼Grasberg铜矿称暂停铜精矿生产,这两者有利于供应端的收紧,一度也提振铜价。由于以上的原因,期铜价格一度达到50 650元/t,创两年多来的新高。
2月份,在美联储3月加息事件的炒作下,美元指数2月中旬以来一路走强,从而铜价承压。需求面上,据媒体报道,特朗普考虑将承诺大规模投资基建的方案推迟到2018年推行。另外,中国住建部负责人称要通过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来抑制房地产泡沫。这两条消息导致市场一度忧虑未来铜市需求,市场情绪过度陷入悲观,铜价重挫。虽然货币收紧会打压铜价,但是从中国经济方面来看,3月官方制造业PMI高于预期,连续8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而其余公布的经济数据也均表现较好,整体来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依旧稳中向好,从而也提振铜价。2月中旬以后,铜价就在这种多空交织、喜忧参半中振荡运行。
4月初期,美联储释放出缩表信号,市场产生对美元走强的预期,资金对大宗商品投资兴趣减弱,大宗商品市场资本流出压力加大。4月7日,美国向叙利亚投掷59枚战斧导弹作为对毒气事件的回应,消息一出,各类风险资产价格大幅走低,加之前期炒作的雄安地区消息渐渐回落,同时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金属风险资产大幅下跌,沪铜期价跟跌。旺季不旺,是沪铜期价震荡下行的又一原因。4月份,线缆消费偏弱及废铜直接利用增加,汽车产量环比下降17.9%,加之华东地区铜杆厂开工率不足50%,导致铜表观需求增速低于预期。4月份官方公布的PMI为51.2%较3月51.8%回落0.6%,4月份非制造业PMI54%,较3月55.1%回落1.1%,加之,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速初值仅为0.7%,不及预期的1%,为三年来最低增速(后期公布的数据有所修正,修正至1.2%)。由于以上种种原因,5月9日期同一度价格下探到44 510元/t,创出近4个月来新低。
5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召开,中国将加大对“一带一路”建设资金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是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关注,铜的需求相应增加,加之市场情绪获得巨大提振。废铜供应收紧,下游企业开工率回升,显性库存高位回落,进一步支撑铜价。中国5月制造业PMI与4月持平,但高于市场预期,美国制造业继续改善,美国5月ISM制造业指数54.9,高于预期和前值,连续九个月高于50荣枯线水平,表明美国制造业持续扩张。基于以上原因,期铜价格从5月中旬一路震荡走高。另外,市场对7月初金川本部涉及20万t/年的合成炉进行维持90天的检修,预计精铜矿供应减少2.5万t左右。铜价在7月3日收盘时,维持在近3个月高位,随后由于贸易商交货的把戏故伎重演,导致伦铜库存暴涨,沪铜指数应声下跌,于7月11日最低收于46 780元/t。
随后铜矿供应担忧再度浮现,Antofagasta旗下Zaldivar和Centinela铜矿面临罢工威胁,年产约8万t的嘉能可旗下Alumbrera铜矿被阿根廷政府因环保问题叫停,地产端的超预期表现使二季度中国GDP增速稳定在6.9%,好于预期。智利主要因天气、检修和矿石品位下滑影响,导致上半年智利累计铜产量256万t,较2016年同期276.5万t减少7.41%,同时10家境外主要矿企公布二季度财报,其上半年合计铜精矿产量同比下滑约25.7万t,受废七类进口政策调整刺激,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美元支持的持续走低,下游空调销量的增加,重卡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加以及资金面的推动等一系类原因导致沪铜指数在9月5日触及53 920元/t的高位。
9月以后,沪铜指数在这种利多利空的胶着状态下,底部不断抬高,价格重心不断上移,终于创出四年来的高点56 230元/t。
从全球各地区精铜消费变化看,中国是消费大户,占全球消费比重接近5成,而全球其他地区目前仍未发现新的增长点。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消费平稳,而同为人口大国的印度铜消费少的可怜。
铜终端消费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缆、空调、汽车、房地产等行业。电力电缆占比接近5成,空调制冷占15%,汽车行业占比10%,建筑占比8%,但是我们知道房屋建造后会带动家电需求,所以说房地产行业占的比重会很大,包括建筑、空调、电子等等。
电力行业情况:它主要集中在电力电缆和电网设备,2016年,总体投资的落实情况高于市场预期,2016年电力行业铜消费得益于电网投资的高速增长及光伏“630”政策而意外强劲。2016年电网投资增速很高,主要来自财政支出,2017年电网投资累计增速仅为0.64%,能源局计划2015—2020年国内配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两万亿元。预计2018年投资增速有望回暖。
空调行业情况:中国家用空调市场经过几年的盘整,高库存的煎熬以及成本的挤压,终于再次实现凤凰涅槃,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家用空调总产销规模均突破1.3亿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生产和出货的增速也都在30%以上。2017年呈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的总体特征。空调行业这三年最大的关注点是库存,最高峰时空调渠道库存达4 000万台,几乎占全年用量的一半,不过经过去库存操作,渠道库存已降至2 100万台左右,无论是工业库存还是渠道库存和往年同期相比都处于低位,库存当前不再是企业关注的重点,接下来行业将是轻装前进。
汽车情况:2017年1月—10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但增速放缓成为汽车行业的主旋律。根据中汽协数据,2017年1月—10月,汽车产销2 295万辆和2 292万辆,同比增长4.6%和4.5%,增幅分别比2016年同期下降9.21个百分点和9.41个百分点。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2017年购置税优惠幅度减半,且2016年部分消费透支带来的高基数,但长期看,考虑到国内较低的汽车保有量,未来增量仍可观。此外,新能源汽车对铜也带来一定的需求量。

房地产情况: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新屋开工面积等势必影响到与此相关的电线电缆、家电的需求,房地产市场数据也会影响到铜的终端需求。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政策的趋严,2016年4月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个明显的拐点。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1—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 038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7.5%,增速比1—10月回落0.3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房地产增速仍将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