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上证50和大白马的估值回归,接着是二线白马估值回归的补涨。然后资金往业绩这个方向去搞:[淘股吧]
1.次新+业绩增长(高送转预期),
2.需求端引起的业绩增长,锂电/钴一个方向,新兴景气产业。
3.涨价引起的业绩增长,石墨电极为代表,还有化工,维生素等等涨价。

石墨电极等等为何会涨价?
这个方向挖,的确有很多内容。供给侧改关停落后小煤炭,导致煤炭涨价-- 结合关停地条钢和落后小钢厂,用电弧炼钢的需求多了,石墨电极相对短缺,价格上涨。

供给侧改关停落后的不环保小产能,影响分两类讨论:
1. 中国无定价权的大宗/及相关商品:总需求一定下,因为定价权在海外市场,价格变化不大,国内关停的小企业市场/利润让渡给国内的先进大企业。典型的比如,钢铁企业,大部分化工企业,大部分有色企业。相关大企业中报明显业绩改善。
2. 中国有定价权的大宗/及相关商品:先进大企业不但拿到了关停的小企业的市场份额,因为全部需求转向大企业,大企业扩充先进产能都是要时间的,有的要很长时间,供应不足导致产品涨价,这个就厉害了,暴力的超额利润!换句话说,下游企业让渡了利润给上游有定价权的大企业!

当然要指出,供给侧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哪里?
煤炭+钢铁。(化工等业绩改善主要是关停污染企业导致。)
煤炭:
中国产煤量世界第一,消耗量时间第一。煤炭供给侧去年减过头了,导致煤超疯是彻底疯了,尤其是炼钢的材料的焦炭。下游钢铁,电力的利润都被煤炭企业攫取了。看看煤炭占比70%的中国神华的利润,1个季度122亿,格力多少,1季度40亿元。格力是公认的现金奶牛,那煤超疯是什么?现金金牛!除了神华,其他恐怖例子,自己可以去F10/百度一下。
业绩可持续吗?马太效应/强者恒强这个逻辑在供给侧改革下必然成立!

钢铁:
产量世界第一,去年供给侧没达标,但是关停的不少中小地方企业。大企业业绩普遍改善不少,但是一个是煤炭涨价,一个是反倾销紧箍咒,业绩改善,但暴利没有煤炭厉害。

来看看去年到现在的大宗价格走势:
第一名:煤超疯 现货焦煤100,焦炭146%
第二名:锌67%
第三名:锡50%
其他的没意思了,铝,铜,白银,橡胶,铁矿石等 0-20%涨幅

注:稀土价格,没仔细去查。但是相关稀土企业业绩普遍一般,除了盛和资源,因为收购并表。。。

其他欢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