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首板战法,我们第一反应是想到了北京炒家,单凭这一战法已经跻身准游资队列,惊动炒股界。但目前多数人仍然不会或没有信心去学这个首板战法。[淘股吧]
因为首板的不确定性太多,有时明明很硬的板,却没有溢价,有时烂板,收盘却有大机构大买,有时买入的那一刻什么都好,收盘却炸板,最好的模式应该是分仓操作首板,分仓会提高做对的概率,减少做错时的亏损。
并且做首板需要大量的时间复盘和盯盘。敏锐捕捉题材热点,对题材热点,对题材第二天的持续性进行预判,吸收大量消息面,基本面信息,甚至挖掘一些目标个股。有了这些准备才会增强买入的信心。好的首板基本买不到,买到的容易炸板。

首板的劣势
1、首板个股太多,每天面临无数的冲高回落,个人需要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够瞬间判断相同走势的个股孰优孰劣,因此给人思考的时间较短,把握起来难度大。
2、首板个股走出主升浪的概率相对于连板小,大部分个股都是冲高回落。操作首板个股更多地是以量取胜,积少成多。
3、首板很多个股股性较差,潜伏盘较多,筹码结构复杂,盘面走势不稳定,市场关注度不高,冲高后容易炸板。一旦冲板失败,很难得到资金的重新拉抬,容错率相对于较小。

首板的优势
1、第一个涨停位置买入,成本相对于连板时买入要低很多,一旦成功连板,可以多获取一部分利润。同时相对于连板买入,在持仓成本方面也有心理优势。
2、首板位置低,获利盘相对于较小,一旦上攻失败,回撤幅度相对于连板会小很多。连板尤其是高位连板,一旦失败,很多都是回撤15%以上的大面。对于首板涨停,因为很多个股还没有脱离主力成本区域,失败后容易回到支撑区域。一般来说,首板上攻失败,亏损幅度多在10%以内,大部分在5%左右,相对于连板失败的回撤幅度具有很大的优势。
3、首板上攻失败,杀跌不会特别迅速,流动性相对较好,有人接盘,便于出货。连板一旦转势,里面的资金会争相逃离,1分钟就可以直接杀跌5%,给大家的反应时间很短,且一旦转势,流动性基本处于枯竭局面,下面根本无人承接,导致出货困难。

查阅了许多资料,关于如何做好首板相关的内容还不少,但内容过多过杂,且都只是蜻蜓点水,提及一些注意事项,没有一整套系统的学xi与操作的框架与路径,更没有形成闭环。让想学的人无从下手,最终只能悻悻然的放弃了。
把首板战法放在一个股市中,只是一个点,一个战法而已。但当单独对对它,进行拆解、剖析和研究时,发现它又是一个面或一个小的系统 。
全面地研究它实非易事,况且许多人并不单一地为了只学首板战法而去学它。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具体的矛盾。在时间、精力和关注等有限的情况下,我们还能不能在首板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可以从中收获的东西。
答案是肯定的,一切事在人为。
下面就从个人的理解与经验,讲解三种首板介入的思路与方法。

一、突发消息刺激的首板
当收盘后或周末,市场中突然冒出一重大突发消息,市场一定会在下一交易日中得到反馈或响应,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找到与该消息密切相关的股票,内容越正的,受影响越大的股票越要重点关注。
把它们放入关注池中,等次日竞价时就基本上知道消息面的作用了。我们再根据盘面的实际反馈,做出相应的操作与否的安排。
比如,2023年9/12日下午,消息面上爆出了两岸融合的指导性政策与话题,引起热议。这势必引起股市的反应。
与该突发消息关联度比较高的一个票是海峡创新,我们在复盘时把它归在关注池中。
市场中要么不作响应,要么基本上就是直接顶一字,所以,当次日看到关注票在竞价时为一字板不要感到大惊小怪,从操作角度更不要因为已经一字,在开盘后就放弃关注。
细节经验是,这样的一字板大概率会出现T破回封的情况,我们需要提前做好打回封板的准备工作。
结果是在开盘没多久,出现了一次只有不到二分钟的开合空档,另外,我们需要克服所谓的恐高心理,不能因为已经是20%了,后面会不会再破板,次日有没有溢价等,如果患得患失,因为这些主观上的担心,那么什么票都不能做了。
当出现一个消息、新题材时,我们需要对题材的持续性做一个预判,同时,更需要病重客观事实,实盘中会给出最正确的答案。一切以市场的选择为准。
这类的突发消息基本上属于一日游状态,因此,我们介入这样的首板,目的要明确,就是做个套利,不要恋战,次日冲高不板即出。
此票在9/13日高开后向上最高涨到17%左右,正常情况下我们可收获约15%的套利收益。
只是一个突发消息,我们有备而来,只是一个交易日就收获了这样的利润。
春节期间爆发了SORA短视频的题材,且热度越来越高,许多人纷纷挖掘相关个股,其中之一是万兴科技。假设我们把它列入关注对象,等春节后复市的反应情况。
果然还是竞价就被顶成了一字板,按经验不放弃,等待T破回封上车的机会。开盘即出现了非常短暂的破板,开合时间不到一分钟,如果早有准备,打回封很容易就挤上了车。
次日高开高走,冲高回落,如及时止盈,可至少收获12%+的套利收益。

股市的题材或热点都是人为制造的,起因无不从各个渠道和层面而来,其中政策面、关联消息面等是主要来源。我们不仅不能孤立地学各种术,理解周期与情绪,还要了解与分析与市场密切相关的各类有价值的消息或政策。然后,及时做出预判和准备,一旦市场走出我们的预期,马上跟随操作即可。

二、技术面出现异动的抢筹信号
技术面主要是指在K线上出现异常,突然收出放量大阳线,突破均线压制,且次日仍然强势上攻。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类的情况往往有别于我们常规的做法,即总是先根据一个热点或题材全面启动后,从中找到更强的标的。技术面的异动则是几乎是早于题材的爆发,盘面上找不到锚定标的或更多的关联信号。如果成功了,就是和主力几乎同步启动,虽然有难度,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我们不是主力,但做到了主力的角色。
案例一:
2023年3/16日,冷不丁地收出一个最高点接近涨停的大阳线,这就是异动。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盘面信号。
但从相关信息上,我们不知道它启动于哪一个题材。置前抢强的特征之一就是早于题材启动日,这看似多少有点抢先手的味道。
这样的冲高回落,次日正常的预期不会是高开,如果高开就是超预期。超预期的情况我们要主做多做。
要信早信,早信就要早做,当上车后不久即涨停了,在盘中或收盘后我们才发现自己竟然跟上了主力的第一节拍。
当日启动了电商题材,共五支票首板涨停,其中青木股份就在其中。
这一次我们还是要做套利吗?次日不涨就跑路,不能一概而论,因事制宜。
因为有了题材启动的加持,次日先看锚点,当联络互动仍然快速封板后,说明此题材至少不是一日游 ,作为唯一的创业板个股,可以格局。再看下一交易日有无再强化的可能性。
结果此题材在第三个交易日不但没有结束,反而继续强化了,联络互动成功三连板领涨,二连板有二支票,青木股份因此水涨船高,跟随大部队享受了一个涨停板的溢价。
三个交易日可斩获三十大几的利润,这已经远不是套利了。

案例二
2023年9/22日,收一涨停破板的大阳线,突破近期的前高,纳入关注。
次日高开9.95%,竞价超预期。开盘后确定向上就是干。
这样的情况你是第一次学到吗?你会关注或曾关注过类似的机会吗? 看到次日高开这么多,你会考虑上车吗?
先问一下自己这几个问题。
因为学东西,不太费脑,一路顺下来,认为对不不对,合与不合理,但当把自己情景化地置身于当时,你是否还能如此淡定地理解与操作。甚至还不时地喝点茶,点评着几句呢。

上车收盘后一看,又和主力不谋而合了,同日且几乎同时上车,成为了智能制造题材中唯一被主力选中的创业板个股。
后面在持股上没有纠结和考验,直接再躺赢二个大板,总收益超过 50%。


三、题材启动途中的加速机会
为了缩小范围,聚焦目标,主要针对的是一个热点或主线中走趋势的票,在上涨途中突然出现异常的抢筹现象,此现象的特征之一是高开并涨停。
它启动于一个热点或主线中,进入主升阶段,但没有连续涨停,以趋势向上为主,在途中会经历热点的分歧与弱强的转化,在加速之前也有一些异常的信号出现。
要么是在连续缩量的情况下突然收一大阳线,或者涨停破板收长上引线:
比如低空经济万丰奥威
在热点启动后,开始多头排列,向上运行了十几个交易日,但没有一个涨停板,当出现反复地冲高回落或涨停炸板时,我们可以想到地是主力们通过这个手法来建仓吸筹,这是加速上涨的前兆,是我们最为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窗口期。
当次日出现跳空高开并强势向上时,就是趋势票的加速的开始,吃大肉的时候到了。
当理解了逻辑,掌握了这些票的运行规律和经验,我们不再惧高,勇敢迎接这难得的大好机会。
3/11日的首板是绝好的上车机会,迎强做强,必有厚报。

比如KIMI大模型的掌阅科技
一波上涨后回落不破五日均线,后又反复冲高回落,涨停炸板再回落,预示着主力们跃跃欲试,准备再起一波。
3/20日,竞价高开6.06%,主力们出动了,看高迎上不是风险而是开启机会。从头到尾吃到了这个热点的全程。

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大同小异。只要我们掌握住了要领,理顺了操作的思路和方法,我们在以后看到首板时不再只能远观,可以从容地选取其中符合我们的目标,好好地把握住不错的机会与行情。

其实还有第四种做首板的套路,类似一人气博主讲到的抢筹盘口等,本周内就有符合这个套路的机会。比如瑞玛精密。但不是很建议学,一是能把前面三个学好巩固住,为已所用已经相当不错了,学的多容易杂;二是这第四个做首板的套路中博弈的成分更大些,对于还在路上的选手需要以稳为主。

本帖中讲到的这三种做首板的机会,或许不是北流炒家的常用手法,我们不必一味地模仿,任何机会或方法需要我们自己去深刻研究与理解,并能总结出具有特色和可行性的操作系统,哪怕只做其中一二,贵在深和精,机会也不在于多,而在于胜率和盈亏比。
许多人为什么以为自己在努力地学,也看了N多的资料,跟了数不过来的市场中的人气博主,每学一样东西,都感觉好,很好,非常好,但在实战中总是差强人意,与想象中的结果相差太远。
主要是因为自己并没有真正的端正态度,在内心中走捷径的心态居高不下,行为上不够努力,这个努力不是指东学西抄的努力,而是自己真正地潜入其中,用心参悟,老师的只是方向、框架和参考,系统地闭环搭建还要以自己为主。
想想自己在股市多年,付出了什么,建立了什么,收获了什么,输出了什么,到头来不能总还是在学啊学,一直没有自己的东西。
自省自悟是正道,有助力是锦上添花,也会对外来的知识更加用心用功,倍加珍惜。

任何一个操作系统或模式都不是万能的,炒的是大概率。总有不成功的个案,在学xi与试用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扩大应用的范围或场景,对于不熟悉的或有疑问的不要操作,重点弄清楚问题所在,解开疑惑,是个案还是认知外的一些规律。
不断地修正或完善正在学的技术或知识点,通过实战进行验证和巩固。
只有这样,才能学一样像一样,把它变成自己的看家本领之一。